2008年金融危机传导机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国外关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9页 |
·国内关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研究思路和内容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和创新点 | 第11-12页 |
第二章 2008年金融危机的源头 | 第12-31页 |
·次贷危机中的产品链和参与者 | 第12-19页 |
·次贷危机中的产品链 | 第12-15页 |
·次贷产品链中的相关利益方 | 第15-17页 |
·次贷链条中的风险因素 | 第17-19页 |
·次贷危机形成过程 | 第19-26页 |
·泡沫的产生 | 第19-23页 |
·次贷危机爆发 | 第23-26页 |
·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 第26-31页 |
·次贷危机形成的直接原因 | 第26-27页 |
·次贷危机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 第27-31页 |
第三章 2008年金融危机的形成和深化 | 第31-49页 |
·金融危机形成和深化的理论基础 | 第31-34页 |
·费雪的“债务—萧条”理论 | 第31-32页 |
·去杠杆化导致金融危机形成和深化的机制 | 第32-34页 |
·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 | 第34-37页 |
·从房地产市场到信贷市场 | 第35页 |
·从信贷市场到金融市场 | 第35-36页 |
·从金融市场到实体经济 | 第36-37页 |
·金融危机的国际传导 | 第37-49页 |
·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 第38-42页 |
·金融溢出传导机制 | 第42-46页 |
·心理预期传导机制 | 第46-49页 |
第四章 金融危机国际传导机制的个案分析 | 第49-59页 |
·基础模型介绍 | 第49-50页 |
·实证研究结果 | 第50-58页 |
·对俄罗斯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51-52页 |
·对欧盟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52-54页 |
·对日本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54-56页 |
·对中国的传导机制分析 | 第56-58页 |
·检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第58-59页 |
第五章 基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风险防范和危机治理 | 第59-66页 |
·基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风险防范 | 第59-62页 |
·坚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 | 第59-60页 |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 第60-62页 |
·改革公司治理结构 | 第62页 |
·基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危机治理 | 第62-66页 |
·完善自身经济结构 | 第63页 |
·通过金融创新再杠杆化 | 第63-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