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8页 |
| 第1章 绪言 | 第8-18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概述 | 第8-9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特点 | 第8-9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组成及危害 | 第9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概述 | 第9-12页 |
| ·水文过程 | 第10-11页 |
| ·土壤侵蚀过程 | 第11页 |
|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 第11-12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模型概述 | 第12-15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分类 | 第14-15页 |
|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第15-18页 |
| ·选题依据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第2章 模型概述 | 第18-32页 |
| ·SWAT 模型的发展和应用 | 第18-21页 |
| ·SWAT模型的发展 | 第18-19页 |
| ·SWAT模型的应用 | 第19-21页 |
| ·SWAT 模型的结构和原理 | 第21-27页 |
| ·水文过程子模型 | 第21-24页 |
| ·土壤侵蚀子模型 | 第24页 |
| ·污染负荷子模型 | 第24-27页 |
| ·SWAT与ArcView GIS的集成——ArcView SWAT | 第27-28页 |
| ·SWAT模型适用范围、特点和影响因素 | 第28-32页 |
| ·SWAT模型适用范围 | 第28-29页 |
| ·SWAT模型特点 | 第29页 |
| ·SWAT模型的影响因素 | 第29-32页 |
| 第3章 研究区简介与数据构建 | 第32-46页 |
| ·研究区简介 | 第32-36页 |
| ·研究区自然地理 | 第32-33页 |
| ·石头口门水库概况 | 第33-34页 |
| ·研究区农业非点源污染现状 | 第34-36页 |
| ·研究区空间数据的构建 | 第36-40页 |
| ·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 | 第36-37页 |
| ·土地利用类型图的绘制 | 第37-38页 |
| ·土壤类型图的绘制 | 第38-39页 |
| ·流域边界图和流域水系图的绘制 | 第39-40页 |
| ·研究区属性数据的构建 | 第40-46页 |
| ·气象数据的构建 | 第40-41页 |
| ·土壤属性数据的构建 | 第41-46页 |
| 第4章 模型的建立 | 第46-54页 |
| ·SWAT模型在研究区的应用 | 第46-48页 |
| ·研究区子流域划分 | 第46-47页 |
| ·水文响应单元的划分 | 第47-48页 |
| ·模型校验 | 第48-54页 |
| ·模拟效果评价指标 | 第49页 |
| ·模型敏感参数 | 第49-50页 |
| ·模型校正 | 第50-52页 |
| ·模型验证 | 第52-54页 |
| 第5章 模型的应用与结果 | 第54-72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时间分布 | 第54-60页 |
| ·年负荷分布 | 第54-55页 |
| ·月负荷分布 | 第55-60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 | 第60-69页 |
| ·泥沙负荷分布 | 第61-63页 |
| ·氮负荷分布 | 第63-66页 |
| ·磷负荷分布 | 第66-68页 |
| ·农业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特征 | 第68-69页 |
| ·典型水文年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预报 | 第69-72页 |
| ·典型水文年设计 | 第69-70页 |
| ·模拟结果 | 第70-72页 |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72-76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建议与不足 | 第73-76页 |
| ·建议 | 第73-74页 |
| ·不足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
| 摘要 | 第83-85页 |
| Abstract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