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9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一、大学精神的内涵 | 第12-17页 |
(一) 大学精神的涵义 | 第12-13页 |
(二) 近代教育思想家对大学精神的认识 | 第13-15页 |
(三) 当代知名大学校长对大学精神的认识 | 第15-17页 |
二、大学精神的价值与理解 | 第17-22页 |
(一) 大学精神的价值 | 第17-19页 |
1. 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 第17页 |
2. 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 第17-19页 |
(二) 对大学精神的理解 | 第19-22页 |
1. 民主和自由的精神 | 第19-20页 |
2. 批判和创新的精神 | 第20-21页 |
3. 求真和务实的精神 | 第21-22页 |
三、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 第22-27页 |
(一) 大学精神缺失的表现 | 第22-24页 |
1. 大学独立地位的缺失 | 第22页 |
2. 大学学术精神的缺失 | 第22-23页 |
3. 大学人文关怀职能的缺失 | 第23-24页 |
(二) 大学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1. 市场化的无序性对大学独立地位的动摇 | 第24页 |
2. 市场化的逐利性对大学学术精神的诱导 | 第24-25页 |
3. 市场化的垄断性对大学官本位思想的强化 | 第25-27页 |
四、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精神的传承策略 | 第27-34页 |
(一) 传承批判和吸收的精神:处理好市场功利属性与大学公益属性的关系 | 第27-29页 |
1. 大学要树立育人的教育理念,形成文化自觉 | 第27-28页 |
2.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对大学的监管和引导 | 第28-29页 |
(二)传承求真和务实的精神:处理好服务社会与维护大学精神的关系 | 第29-30页 |
1. 大学要主动适应并超越社会发展 | 第29页 |
2. 大学要在社会发展中明确自身的定位 | 第29-30页 |
(三) 传承民主和自由的精神:处理好激励机制与人文关怀的关系 | 第30-34页 |
1. 增进大学激励机制运行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 第30-31页 |
2. 全面把握师生需求,构建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模式 | 第31-32页 |
3. 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控评价体系 | 第32页 |
4. 营造严肃、团结、民主、自由的校园文化氛围 | 第32-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