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金融、银行理论论文

论金融道德风险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6页
引言第16-33页
 一、研究背景和动因第16-23页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第23-26页
 三、研究方法第26-30页
 四、研究内容第30-33页
第一章 金融与道德第33-88页
 第一节 金融的内涵第33-53页
  一、金融的含义第33-39页
  二、金融伦理关系第39-53页
 第二节 金融的伦理属性第53-88页
  一、金融伦理的含义第53-56页
  二、金融的道德性第56-69页
  三、货币的道德性第69-72页
  四、信用的道德性第72-84页
  五、金融主体的伦理特性第84-88页
第二章 金融道德风险研究与述评第88-119页
 第一节 道德风险研究概览第88-92页
 第二节 道德风险的伦理学研究第92-98页
  一、关于道德自身的风险性第92-93页
  二、关于金融道德风险的特征第93-94页
  三、关于道德风险分析第94页
  四、关于道德风险概念的分层界定第94-95页
  五、关于道德风险的作用第95-96页
  六、关于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风险第96-97页
  七、关于道德风险的防范第97-98页
 第三节 道德风险的经济学研究第98-109页
  一、制度经济学与道德风险第99-101页
  二、行为经济学与道德风险第101-103页
  三、信息经济学与道德风险第103-109页
 第四节 道德风险的经济伦理学研究第109-111页
 第五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专题研究第111-117页
 第六节 研究述评第117-119页
第三章 金融道德风险的内涵第119-147页
 第一节 金融风险第119-126页
  一、风险的定义第119-124页
  二、金融风险的含义第124-126页
 第二节 金融道德风险第126-133页
  一、金融道德风险的定义第127-131页
  二、金融道德风险的内涵第131-133页
 第三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特性第133-147页
  一、从发生主体看─风险人为化第133-138页
  二、从存在的状态来看─风险长期化第138-141页
  三、从风险的结果看─风险社会化第141-147页
第四章 金融道德风险的细分第147-177页
 第一节 道德风险分类概述第147-150页
  一、基于伦理学的分类第147-148页
  二、基于信息经济学的分类第148-150页
 第二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分类标准第150-155页
  一、按照金融行业分类第150页
  二、按照风险源分类第150-155页
  三、按基本道德标准分类第155页
 第三节 金融道德风险的类别分析第155-177页
  一、失约风险第155-157页
  二、失真风险第157-159页
  三、失公风险第159-166页
  四、失职风险第166-170页
  五、失节风险第170-174页
  六、失序风险第174-177页
第五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人性第177-206页
 第一节 人的自利性与道德的规范性第177-184页
  一、人的三大利益需求第177-179页
  二、人的自利性的特点第179-181页
  三、自利与道德的冲突第181-184页
 第二节 人的需要的无限性与资源的有限性第184-190页
  一、人的需要的无限性第184-186页
  二、资源的有限性第186-190页
 第三节 人类认识的有限性与道德的普遍性第190-206页
  一、人的理性有限第190-196页
  二、人的认识有限第196-203页
  三、人类自律的有限性与道德选择的多样性第203-206页
第六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制度第206-228页
 第一节 制度空间下的金融道德风险第206-215页
  一、制度的缺失第206-208页
  二、制度的错误第208-209页
  三、制度的时空差第209-210页
  四、制度的模糊第210-212页
  五、制度的可操作性第212-213页
  六、制度的执行效力第213-215页
 第二节 权力失衡下的金融道德风险第215-221页
  一、职权界定不严格第216-217页
  二、产权制度的内生缺限第217-219页
  三、所有权结构不均衡第219-221页
 第三节 机制缺陷下的金融道德风险第221-228页
  一、高管人员角色定位模糊第221-223页
  二、监督机制严重弱化第223-225页
  三、激励约束机制不科学第225-228页
第七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金融脆弱性第228-247页
 第一节 金融市场的脆弱性第228-235页
  一、机会成本的客观性第228-230页
  二、交易契约的非公平性第230-231页
  三、交易合同的不完备性第231-232页
  四、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第232-235页
 第二节 信用的脆弱性第235-240页
  一、金融过程的时空分离第235-236页
  二、金融关系的广泛连锁性和依存性第236-237页
  三、金融业竞争的“趋利性”第237-238页
  四、金融信用的创造性第238-240页
 第三节 金融伦理的冲突性第240-247页
  一、金融业务综合经营的利益冲突第241-243页
  二、金融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第243-244页
  三、金融行业的利益冲突第244-247页
第八章 金融道德风险与政府金融监管行为第247-267页
 第一节 政府金融监管中的道德风险第247-258页
  一、政府担保制度的道德风险第248-249页
  二、政府金融监管体制的道德风险第249-252页
  三、政府金融监管政策的道德风险第252-255页
  四、存款保险制度的道德风险第255-258页
 第二节 政府金融监管道德风险的根源第258-267页
  一、从政府的自身特性来看第258-262页
  二、从金融监管来看第262-267页
第九章 构建中国金融道德风险的防范体系第267-360页
 第一节 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基本原理第267-281页
  一、基本理念第267-270页
  二、基本框架第270-277页
  三、基本关系第277-281页
 第二节 金融职业道德体系的构建第281-299页
  一、金融从业人员的道德操守第282-287页
  二、金融从业人员道德行为准则第287-291页
  三、金融职业道德评价指标体系第291-295页
  四、道德风险日常监控体系第295-296页
  五、金融道德风险预警体系第296-299页
 第三节 金融道德制度保障体系的构建第299-314页
  一、共赢的利益机制第299-303页
  二、持续的激励机制第303-309页
  三、人事风险管理机制第309-313页
  四、金融纪检监察体制第313-314页
 第四节 金融信用道德体系的构建第314-323页
  一、建设信用信息系统第315-318页
  二、建立信用经营管理体系第318-320页
  三、建立覆盖全社会的、严格的信用约束体系第320-323页
 第五节 金融合规管理体系的构建第323-333页
  一、构建有效的合规管理框架第324-327页
  二、构建合规管理的规章制度第327-330页
  三、构建合规文化第330-333页
 第六节 金融自律体系的构建第333-343页
  一、建立社会认同的自律组织的伦理原则第333-336页
  二、完善金融自律组织体系第336-338页
  三、培育员工自律的职业素养第338-341页
  四、打造牢固的心理契约第341-343页
 第七节 金融道德监管体系的构建第343-360页
  一、转轨金融中监管职能的重构第343-348页
  二、金融市场监管体制的重构第348-353页
  三、发挥金融安全网政策的抑制效应第353-360页
参考文献第360-362页
附录第362-363页
后记第363-365页

论文共3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半导体异质结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自旋输运研究
下一篇:《改造》杂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