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自旋电子学简介 | 第11-13页 |
§1.2 半导体自旋电子学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3 本文选题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半导体异质结中的自旋轨道耦合效应 | 第21-43页 |
§2.1 半导体异质结人工低维结构 | 第21-25页 |
§2.2 介观输运理论中的散射矩阵方法 | 第25-30页 |
§2.3 半导体异质结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来源 | 第30-36页 |
§2.3.1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 第30-33页 |
§2.3.2 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 | 第33-34页 |
§2.3.3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阱的电子结构 | 第34-36页 |
§2.4 自旋轨道耦合效应的实验观测 | 第36-43页 |
§2.4.1 Rashba和Dresselhaus效应相关实验 | 第36-39页 |
§2.4.2 自旋轨道耦合相关的自旋霍尔效应实验研究 | 第39-43页 |
第三章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中的自旋积聚 | 第43-75页 |
§3.1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中电子波函数微扰解 | 第44-50页 |
§3.1.1 抛物限制势 | 第44-48页 |
§3.1.2 硬壁限制势 | 第48-50页 |
§3.2 抛物限制势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中自旋积聚 | 第50-62页 |
§3.2.1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 第51-57页 |
§3.2.2 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 | 第57-62页 |
§3.3 硬壁限制势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中自旋积聚 | 第62-74页 |
§3.3.1 模型与公式推导 | 第62-65页 |
§3.3.2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 第65-69页 |
§3.3.3 Rashba和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 | 第69-74页 |
§3.4 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中自旋流及检测 | 第75-97页 |
§4.1 自旋流的定义 | 第76-78页 |
§4.2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中的自旋流 | 第78-89页 |
§4.2.1 模型与公式推导 | 第78-82页 |
§4.2.2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 第82-86页 |
§4.2.3 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 | 第86-89页 |
§4.3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中自旋流产生的电场及检测 | 第89-94页 |
§4.3.1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 第89-92页 |
§4.3.2 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 | 第92-94页 |
§4.4 小结 | 第94-97页 |
第五章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系统的自旋相关电导 | 第97-113页 |
§5.1 模型与公式推导 | 第98-100页 |
§5.2 自旋轨道耦合量子线系统的电导 | 第100-111页 |
§5.2.1 Rashba自旋轨道耦合 | 第103-105页 |
§5.2.2 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 | 第105-107页 |
§5.2.3 Rashba和Dresselhaus自旋轨道耦合 | 第107-111页 |
§5.3 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3-119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13-115页 |
§6.2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5-116页 |
§6.3 后续工作展望 | 第116-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4-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