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小流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可持续小流域管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5页 |
·可持续流域管理的相关概念 | 第19-21页 |
·流域 | 第19页 |
·流域管理 | 第19-21页 |
·可持续的小流域管理 | 第21页 |
·可持续流域管理及评价的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可持续生计框架 | 第22-23页 |
·流域发展计划 | 第23-25页 |
3 可持续小流域管理评价框架 | 第25-31页 |
·指标和关键绩效指标 | 第25页 |
·可持续小流域管理评价的目标 | 第25-26页 |
·可持续小流域管理评价方法 | 第26-28页 |
·压力-状态-响应 | 第26页 |
·生态足迹方法 | 第26-27页 |
·能值分析法 | 第27页 |
·利益相关分析法 | 第27-28页 |
·构建评价指标的原则 | 第28-29页 |
·科学性原则 | 第28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28页 |
·层次性原则 | 第28页 |
·完备性原则 | 第28页 |
·动态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 | 第28-29页 |
·相关性原则 | 第29页 |
·相对独立性原则 | 第29页 |
·简明性原则 | 第29页 |
·对现有评价指标的再认识 | 第29-31页 |
4 可持续小流域管理评价指标构建 | 第31-47页 |
·小流域管理类项目的利益相关方 | 第31-32页 |
·评价指标构建 | 第32-34页 |
·指标释义 | 第34-47页 |
·目标层和准则层释义 | 第34页 |
·指标层释义 | 第34-47页 |
5 可持续小流域管理评价方法 | 第47-59页 |
·单指标评价 | 第47页 |
·综合评价 | 第47-58页 |
·层次分析评价步骤 | 第48-49页 |
·确定本研究中的指标层 | 第49-50页 |
·确定各指标权重 | 第50-53页 |
·确定各指标分值 | 第53-57页 |
·总分值计算 | 第57页 |
·综合评价结果判定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6 甲积峪小流域案例研究 | 第59-63页 |
·甲积峪小流域基本情况 | 第59页 |
·甲积峪小流域单指标评价 | 第59-60页 |
·甲积峪小流域综合评价 | 第60-63页 |
7 结论和建议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3-64页 |
·建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附录 | 第70页 |
工程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