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比例的自适应鲁棒回声消除算法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自适应成比例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目标 | 第16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回声消除与自适应滤波算法 | 第18-33页 |
·回声消除的概述 | 第18-25页 |
·回声的分类 | 第18-19页 |
·回声消除的问题描述 | 第19-21页 |
·双通话探测器 | 第21页 |
·脉冲响应稀疏度的度量 | 第21-22页 |
·性能度量 | 第22-25页 |
·回声信道建模 | 第25-28页 |
·声学回声信道 | 第25-27页 |
·网络回声信道 | 第27-28页 |
·自适应算法的概述 | 第28-32页 |
·自适应滤波器基本原理 | 第28-29页 |
·维纳滤波 | 第29-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成比例归一化最小均方算法 | 第33-50页 |
·成比例算法的一般推导 | 第33-34页 |
·标准PNLMS | 第34-36页 |
·基于l_1范数的IPNLMS | 第36页 |
·基于μ准则的分段PNLMS | 第36-40页 |
·仿真实验和分析 | 第40-49页 |
·输入为高斯白噪声 | 第40-42页 |
·输入为二阶自回归信号 | 第42-44页 |
·ISMPNLMS算法的追踪性能 | 第44-45页 |
·输入为语音信号 | 第45-46页 |
·参数ν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步长α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成比例归一化最小均值M估计算法 | 第50-59页 |
·PNLMM类算法 | 第50-52页 |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52-58页 |
·冲击噪声环境 | 第52-55页 |
·单通话状态 | 第55-56页 |
·双端通话状态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成比例仿射投影算法 | 第59-69页 |
·成比例仿射投影算法的一般推导 | 第59-60页 |
·基于M估计的成比例仿射投影算法 | 第60-61页 |
·仿真实验与分析 | 第61-68页 |
·高斯白噪声环境 | 第62-64页 |
·冲击噪声环境 | 第64-65页 |
·参数ζ的选择 | 第65-66页 |
·单通话状态 | 第66-68页 |
·双端通话状态 | 第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9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