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引射系统凝结流动过程数值研究
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工作的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引射器的相关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4-15页 |
·蒸汽凝结流动的相关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5-19页 |
·湿蒸汽两相流概述 | 第15-16页 |
·湿蒸汽凝结流动理论研究 | 第16-17页 |
·湿蒸汽凝结流动数值计算研究 | 第17-19页 |
·蒸汽引射系统凝结流动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蒸汽引射器的一维设计理论 | 第22-34页 |
·引言 | 第22-23页 |
·超声速引射器一维设计理论 | 第23-29页 |
·混合室控制方程 | 第24-27页 |
·二次喉道和扩张段控制方程 | 第27-28页 |
·雍塞状态 | 第28-29页 |
·蒸汽引射器性能分析 | 第29-33页 |
·最优增压比的确定 | 第29-31页 |
·引射马赫数和进气角的影响 | 第31-32页 |
·被引射马赫的影响 | 第32页 |
·引射系数的影响 | 第32-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湿蒸汽两相凝结流动的数值模型 | 第34-41页 |
·引言 | 第34页 |
·数值模型 | 第34-35页 |
·控制方程 | 第35-40页 |
·气相控制方程 | 第35-36页 |
·液相控制方程 | 第36-37页 |
·成核和液滴生长模型 | 第37-38页 |
·水蒸气状态方程 | 第38-40页 |
·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蒸汽两相凝结流动数值模型的验证 | 第41-47页 |
·引言 | 第41页 |
·算例一 Moses 和Stein 实验 | 第41-44页 |
·物理模型和网格的划分 | 第41-44页 |
·计算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44页 |
·算例二 Moore 实验 | 第44-46页 |
·物理模型和网格的划分 | 第44-45页 |
·计算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蒸汽引射系统工作过程数值研究 | 第47-88页 |
·引言 | 第47页 |
·物理模型和网格的划分 | 第47-48页 |
·物理模型 | 第47页 |
·网格的划分 | 第47-48页 |
·数值方法和计算策略 | 第48-49页 |
·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 | 第49页 |
·初始条件 | 第49页 |
·边界条件 | 第49页 |
·环型引射喷嘴流场 | 第49-51页 |
·工作参数对引射器性能影响研究 | 第51-73页 |
·引射总温的影响分析 | 第52-60页 |
·引射总压的影响分析 | 第60-65页 |
·出口背压的影响分析 | 第65-71页 |
·被引射气流总压的影响分析 | 第71-73页 |
·结构参数对引射器性能影响研究 | 第73-83页 |
·收敛比的影响分析 | 第74-77页 |
·面积比的影响分析 | 第77-80页 |
·二次喉道长径比的影响分析 | 第80-82页 |
·提高蒸汽引射系统引射能力的方法 | 第82-83页 |
·蒸汽引射器启动特性研究 | 第83-86页 |
·蒸汽引射器启动特性的研究方法 | 第84页 |
·蒸汽引射器启动特性的理论研究 | 第84-86页 |
·小结 | 第86-8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