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

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及其对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21页
第1章 绪 论第21-27页
   ·研究背景第21-22页
   ·研究意义第22-23页
     ·理论意义第22页
     ·现实意义第22-23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第23-24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23-24页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第24页
   ·研究方法第24-25页
   ·研究框架及章节安排第25-26页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2章 相关文献与理论研究述评第27-53页
   ·职业高原理论述评第27-36页
     ·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第27-29页
     ·职业高原的内涵第29-30页
     ·职业高原的结构第30-32页
     ·职业高原的影响因素第32-34页
     ·职业高原的测量第34-35页
     ·职业高原的应对策略第35-36页
   ·工作绩效理论述评第36-43页
     ·工作绩效的涵义第36-38页
     ·工作绩效的影响因素第38-40页
     ·工作绩效的维度结构第40-43页
   ·离职倾向理论述评第43-50页
     ·离职及离职倾向的涵义第43-44页
     ·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第44-47页
     ·离职倾向的相关理论模型第47-49页
     ·离职倾向的影响后果分析第49-50页
   ·职业高原与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关系述评第50-52页
     ·职业高原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第50-51页
     ·职业高原与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第51页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第51-52页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企业员工职业高原结构研究第53-83页
   ·职业高原的测量方法与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3-56页
     ·职业高原的客观测量方法第53-54页
     ·职业高原的知觉测量方法第54页
     ·职业高原内部结构研究假设的提出第54-56页
   ·研究目的与方法第56页
     ·研究目的第56页
     ·研究方法第56页
   ·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初始量表设计第56-57页
     ·量表项目的设计第56-57页
     ·项目的属性设计与尺度设计第57页
   ·问卷预检验——小样本数据收集与处理第57-68页
     ·初试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57-59页
     ·初试问卷的数据处理第59-68页
   ·职业高原正式量表检验——大样本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第68-79页
     ·正式问卷的发放与回收第68-69页
     ·量表信度检验第69-71页
     ·量表效度检验第71-79页
   ·研究结果分析第79-81页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79页
     ·关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结构的实证结果分析第79-81页
   ·本章小结第81-83页
第4章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关系研究第83-101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第83-84页
     ·研究目的第83页
     ·研究假设第83-84页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第84页
   ·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及各维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84页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及各维度的关系第84-97页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整体状态的关系第84-90页
     ·人口学变量与企业员工职业高原不同维度的关系第90-97页
   ·研究结果分析第97-100页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97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97-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1页
第5章 职业高原下人口学变量对工作绩效与离职倾向的影响第101-129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第101-106页
     ·研究目的第101页
     ·研究假设第101-102页
     ·研究工具第102页
     ·研究样本第102-103页
     ·统计方法第103页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第103-106页
   ·层级高原下人口学变量对工作绩效及离职倾向的影响第106-112页
   ·内容高原下人口学变量对工作绩效及离职倾向的影响第112-117页
   ·动机高原下人口学变量对工作绩效及离职倾向的影响第117-123页
   ·研究结果分析第123-127页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第123-124页
     ·实证结果分析第124-127页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6章 职业高原与工作绩效及离职倾向关系实证分析第129-150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及研究方法第129-131页
     ·研究目的第129页
     ·研究假设第129-130页
     ·研究工具第130页
     ·研究样本第130页
     ·统计方法第130-131页
   ·职业高原与工作绩效及离职倾向的相关性分析第131-132页
     ·职业高原各维度与工作绩效相关性分析第131页
     ·职业高原各维度与离职倾向相关性分析第131-132页
   ·职业高原各维度对工作绩效预测作用的相对重要性第132-136页
     ·层级高原与内容高原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比较第132-134页
     ·层级高原与动机高原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比较第134-135页
     ·内容高原与动机高原对工作绩效的预测作用比较第135-136页
   ·职业高原各维度对离职倾向预测作用的相对重要性第136-140页
     ·层级高原与内容高原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比较第136-138页
     ·层级高原与动机高原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比较第138-139页
     ·内容高原与动机高原对离职倾向的预测作用比较第139-140页
   ·职业高原影响工作绩效及离职倾向的具体机制及模型检验第140-147页
   ·研究结果分析第147-148页
   ·本章小结第148-150页
结论第150-154页
参考文献第154-163页
致谢第163-165页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65-166页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科研课题第166-167页
附录 C 问卷调查表第167-169页

论文共1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代中国税收现代化进程及其思想史考察
下一篇: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