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排污权交易的概述 | 第7-12页 |
一、排污交易的概念界定 | 第7页 |
二、排污权交易的特征 | 第7-8页 |
三、排污权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第8-12页 |
第二章 排污权交易的理论基础 | 第12-18页 |
一、排污征税论 | 第12-13页 |
二、产权制度论 | 第13-15页 |
三、产权制度论对排污征税论的纠正 | 第15-18页 |
第三章 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发展概况 | 第18-20页 |
一、国外排污权交易的发展概况 | 第18-19页 |
二、中国排污权交易的发展概况 | 第19-20页 |
第四章 排污权交易的法律关系 | 第20-22页 |
一、排污权交易的主体 | 第20页 |
二、排污权交易的客体 | 第20-21页 |
三、排污权交易的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五章 排污权交易的法律责任 | 第22-24页 |
一、排污权交易法律责任的特征 | 第22页 |
二、排污权交易法律责任的类型 | 第22-24页 |
第六章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实施 | 第24-30页 |
第一节 我国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一、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实行总量控制的新途径 | 第24页 |
二、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解决我国排污许可证制度问题的有效办法 | 第24页 |
三、排污权交易制度弥补传统排污收费制度的不足 | 第24-26页 |
第二节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实施运作程序 | 第26-30页 |
一、总量控制的确定 | 第26-27页 |
二、排污权的确认 | 第27-28页 |
三、政府监管与市场运行的联系性 | 第28-30页 |
第七章 我国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30-33页 |
一、产权确定无法律依据 | 第30页 |
二、排污权确认方法的选择问题 | 第30-31页 |
三、环境质量要求与监管制度 | 第31-32页 |
四、法制权力保障 | 第32-33页 |
第八章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立法建设 | 第33-39页 |
第一节 构建排污权交易的法律条件 | 第33-37页 |
一、确认排污权初始分配 | 第33-34页 |
二、确认排放减少量或排放减少信用 | 第34-35页 |
三、确立抵消政策 | 第35-36页 |
四、确立气泡政策 | 第36页 |
五、确立排污银行政策 | 第36-37页 |
第二节 我国排污权交易的市场体系的完善 | 第37-39页 |
一、排污权交易的对象 | 第37页 |
二、排污权交易的指标 | 第37页 |
三、排污权交易的主体 | 第37页 |
四、排污权交易的期间 | 第37页 |
五、排污权交易的区域 | 第37-38页 |
六、排污权交易的方式 | 第38页 |
七、排污权交易的中介机构 | 第38页 |
八、排污权交易的程序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注释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