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TCP/IP协议 | 第8-10页 |
·路由协议简介 | 第10页 |
·网络架构及相关技术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硬件平台的设计 | 第12-21页 |
·核心板 | 第13-14页 |
·核心板的元件介绍 | 第13-14页 |
·核心板的设计 | 第14页 |
·底板 | 第14-20页 |
·电源模块与复位模块介绍 | 第14-16页 |
·串口模块与USB模块 | 第16-17页 |
·有线网卡模块 | 第17-19页 |
·USB有线网卡简介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软件环境的搭建 | 第21-36页 |
·交叉编译环境 | 第21-22页 |
·U-BOOT | 第22-25页 |
·BootLoader简介 | 第22-23页 |
·U-BOOT | 第23页 |
·U-BOOT 源码修改与编译 | 第23-25页 |
·Linux内核编译 | 第25-29页 |
·根文件系统移植 | 第29-30页 |
·Linux根文件系统 | 第29页 |
·BusyBox编译 | 第29-30页 |
·配置文件的建立 | 第30页 |
·zebra路由软件 | 第30-34页 |
·zebra简介 | 第30-31页 |
·zebra安装 | 第31-32页 |
·zebra的基本使用 | 第32-33页 |
·zebra守护进程 | 第33-34页 |
·Nistnet网络环境模拟软件 | 第34-35页 |
·Nistnet简介 | 第34页 |
·Nistnet安装 | 第34-35页 |
·Nistnet基本使用 | 第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zebra构建路由环境 | 第36-54页 |
·zebra的设定与配置方式 | 第36-37页 |
·zebra的静态路由的设定 | 第37-40页 |
·运作方式 | 第37页 |
·设定zebra的路由 | 第37-40页 |
·zebra的RIP路由协议的设定 | 第40-44页 |
·选路信息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 第40-41页 |
·设定zebra的RIP路由 | 第41-42页 |
·RIP数据包分析 | 第42-44页 |
·总结 | 第44页 |
·zebra的BGP路由协议的设定 | 第44-49页 |
·边界网关协议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 第44-45页 |
·设定zebra的BGP路由 | 第45-47页 |
·BGP数据包分析 | 第47-49页 |
·总结 | 第49页 |
·zebra的OSPF路由协议的设定 | 第49-52页 |
·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 第49页 |
·设定zebra的OSPF路由 | 第49-51页 |
·OSPF数据包分析 | 第51-52页 |
·总结 | 第52页 |
·网络环境模拟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路由协议的分析 | 第54-67页 |
·RIP协议 | 第54-59页 |
·RIP数据包格式 | 第54-56页 |
·RIP工作流程 | 第56-59页 |
·OSPF协议 | 第59-65页 |
·OSPF数据包格式 | 第59-60页 |
·OSPF的区域 | 第60页 |
·OSPF操作机制 | 第60-61页 |
·OSPF最短路径优先算法(Dijkstra算法)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