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洞储层物理模拟试验装置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概述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0-12页 |
| 第2章 缝洞储层的基本构造 | 第12-22页 |
| ·缝洞单元的概念 | 第12-13页 |
| ·缝洞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划分 | 第13-14页 |
| ·孔隙 | 第13页 |
| ·裂缝 | 第13-14页 |
| ·孔洞 | 第14页 |
| ·缝洞储层储集类型及特征研究 | 第14-15页 |
| ·裂缝型储层 | 第14页 |
| ·裂缝-孔洞型储层 | 第14-15页 |
| ·裂缝-溶洞型储层 | 第15页 |
| ·缝洞储层流体流动规律 | 第15-18页 |
| ·流体力学的发展及应用 | 第16-17页 |
| ·管流流动特征 | 第17页 |
| ·渗流流动特征 | 第17-18页 |
| ·缝洞型油藏流体流动机理 | 第18-22页 |
| ·流动特征 | 第18-19页 |
| ·“溶洞—裂缝—基质”三重孔隙介质耦合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 ·含裂缝—溶洞的多重介质渗流数学模型 | 第20-21页 |
| ·“裂缝—溶洞—油井”流动的粘弹性模型 | 第21-22页 |
| 第3章 缝洞储层物理模拟试验装置设计 | 第22-52页 |
| ·缝洞储层物理模拟试验装置基本构造 | 第22-24页 |
| ·板壳理论 | 第24-32页 |
| ·轴对称 | 第24页 |
| ·无力矩理论与有力矩理论 | 第24-25页 |
| ·回转体的几何特征 | 第25页 |
| ·无力矩理论的基本方程 | 第25-29页 |
| ·受均匀气体内压作用的容器 | 第29-32页 |
| ·试验装置主要部件设计 | 第32-48页 |
| ·小球罐设计 | 第32-36页 |
| ·大球罐(椭球罐)设计 | 第36-38页 |
| ·球罐上法兰校核 | 第38-41页 |
| ·球罐下法兰校核 | 第41-43页 |
| ·椭球罐遮挡板(观察孔)校核 | 第43-46页 |
| ·裂缝单元 | 第46-48页 |
| ·缝洞储层水锥现象 | 第48-52页 |
| ·底水水锥机理 | 第48-50页 |
| ·水锥稳定条件 | 第50-51页 |
| ·水锥动态的数值模拟特性 | 第51页 |
| ·代入数据计算试验装置的水锥现象 | 第51-52页 |
| 第4章 试验装置关键部位有限元分析 | 第52-70页 |
| ·有限元法概述 | 第52页 |
| ·有限元法的计算原理 | 第52-53页 |
| ·计算分析过程 | 第53页 |
| ·Ansys软件简介 | 第53-54页 |
| ·基于Ansys的优化设计 | 第54-56页 |
| ·参数化建模 | 第54页 |
| 4 5.2 ANSYS优化设计 | 第54-55页 |
| ·优化方法 | 第55-56页 |
| ·小球罐有限元分析 | 第56-62页 |
| ·立体模型 | 第56页 |
| ·网络划分 | 第56-57页 |
| ·载荷和约束 | 第57页 |
| ·有限元计算软件 | 第57-58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58页 |
| ·优化设计 | 第58-61页 |
| ·强度校核 | 第61-62页 |
| ·椭球罐有限元分析 | 第62-70页 |
| ·立体模型 | 第62页 |
| ·网络划分 | 第62-63页 |
| ·载荷和约束 | 第63页 |
| ·有限元计算软件 | 第63-64页 |
| ·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4页 |
| ·优化设计 | 第64-69页 |
| ·强度校核 | 第69-70页 |
| 第5章 测试系统设计 | 第70-79页 |
| ·系统简介 | 第70-71页 |
| ·数据采集 | 第71-74页 |
| ·数据采集卡 | 第72-73页 |
| ·传感器 | 第73-74页 |
| ·信号调理 | 第74页 |
| ·放大 | 第74页 |
| ·滤波与平滑 | 第74页 |
| ·隔高 | 第74页 |
| ·软件编程 | 第74-76页 |
| ·小结 | 第76-79页 |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第79-80页 |
| ·结论 | 第79页 |
| ·建议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5-86页 |
| 附录一: 软件说明书 | 第86-91页 |
| 附录二 | 第9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