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大会决议瑕疵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股东大会决议及其瑕疵概述 | 第11-14页 |
第一节 股东大会决议的概念及其效力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问题的产生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股东大会决议的性质 | 第14-18页 |
第一节 法律行为理论下的股东大会决议 | 第14-17页 |
第二节 不同主体视角下的股东大会决议 | 第17-18页 |
第三章 瑕疵股东大会决议的法律后果 | 第18-22页 |
第一节 "二分法"在实践中的局限性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三分法"在理论构造中的合理性 | 第20-22页 |
第三节 决议不成立的独立价值 | 第22页 |
第四章 股东大会会议程序上的瑕疵 | 第22-35页 |
第一节 股东大会召开前的瑕疵 | 第23-26页 |
一、大会召集权的瑕疵 | 第23-24页 |
二、大会通知或者公告的瑕疵 | 第24-26页 |
第二节 股东大会议事程序的瑕疵 | 第26-30页 |
一、大会组成的瑕疵 | 第26-28页 |
二、股权差异的瑕疵 | 第28-29页 |
三、议事讨论的瑕疵 | 第29-30页 |
第三节 股东大会表决程序的瑕疵 | 第30-35页 |
一、意思表示不真实的瑕疵 | 第30-31页 |
二、表决权代理的瑕疵 | 第31-33页 |
三、表决权数量的瑕疵 | 第33-34页 |
四、表决方法瑕疵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股东大会决议内容上的瑕疵 | 第35-40页 |
第一节 滥用资本多数决的瑕疵 | 第35-36页 |
第二节 决议内容超限的瑕疵 | 第36-40页 |
第六章 股东大会决议瑕疵的救济 | 第40-46页 |
第一节 诉讼途径的救济 | 第40-44页 |
一、诉讼主体的安排 | 第40-42页 |
二、商法的特殊性对诉讼的影响 | 第42-44页 |
第二节 非诉讼途径的救济 | 第44-46页 |
一、消除诉讼的治愈 | 第44-45页 |
二、消除瑕疵的治愈 | 第45-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