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生命形态与地域文化之探索--内蒙古电视剧三十年

内容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3页
绪论第13-22页
第一章.生命哲学的表现第22-65页
 第一节.地域文化形态与生命哲学第22-38页
 第二节.生命哲学的影视叙事解读第38-55页
  1. 人世间真情真爱的赞歌第38-45页
  2. 顽强生存意志的表现第45-53页
   (1) 地域环境与生命意志的坚韧第46-50页
   (2) 生命美学内涵的刻画第50-53页
  3. 善待别人——生命哲学的闪光点第53-55页
 第三节.草原文化精神的弘扬第55-65页
  1. 动物崇拜与草原文化精神第56-59页
  2. 对民族团结观念的宽博诠释第59-61页
  3. 民族团结的形象化传播第61-65页
第二章.内蒙古黄土高原文化阐述第65-101页
 第一节.独特的黄土高原文化积淀第65-81页
  1. 母体文化对编导创作的浓重影响第65-66页
  2. 影视作品中的厚重黄土地意识第66-81页
 第二节.高度张扬“立人”思想第81-101页
  1. 生存意义与“立人”精神第81-88页
  2. “立人”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第88-101页
第三章.对崇高美的刻意张扬第101-121页
 第一节.革命历史人物的崇高美第101-116页
  1. 以国家、民族为已任的高尚胸怀第104-112页
  2. 慷慨悲壮的英雄气概第112-116页
 第二节.与国内同类题材电视剧比较研究第116-121页
第四章.民族命运与国家发展互依互存的题材第121-141页
 第一节.内蒙古当代影视题材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注第122-133页
  1. 《布日古德的眼睛》——反腐败主题的艺术再现第122-128页
  2. 《山羊坡》等电视剧对生态环境的忧虑第128-133页
 第二节.“反思文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反思第133-141页
第五章.立足于民族审美观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第141-168页
 第一节.别致的影视创意与故事结构第142-156页
 第二节.独特的审美形态第156-168页
  1. 蒙古民族生命意志力的历史解读第156-161页
  2. 博爱意识的弘扬第161-165页
  3. 崇尚“天”的宗教哲学观第165-168页
第六章.着力于民族风格追求的多种艺术元素第168-192页
 第一节.民族艺术元素的非凡表现力第169-180页
  1. 音乐对电视剧气氛的渲染第169-176页
   (1) 长调、短调所独具的音乐表现力第170-172页
   (2) “呼麦”在电视剧中显现出的美学效果第172-175页
   (3) 蒙古族器乐——马头琴第175-176页
  2. 蒙古族舞蹈与影视道具第176-180页
   (1) 蒙古族舞蹈的独具影视艺术效果第176-178页
   (2) 影视道具对审美意蕴的提升第178-180页
 第二节.民族语言表现出的语言张力第180-185页
 第三节.地域文化与影视艺术风格的再思考第185-192页
结语第192-198页
附录:对内蒙古电视家协会副主席、一级导演张元龙的专访(节录)第198-202页
参考文献第202-210页
后记(致谢)第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研究(1979-2008)
下一篇:网络英语教学的情感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