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5页 |
| ·南海环流的研究 | 第8-12页 |
| ·南海环流要素场的研究 | 第12-14页 |
| ·存在的问题以及本文拟研究的问题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模式介绍以及数值试验方案 | 第15-20页 |
| ·HYCOM 海洋模式 | 第15-17页 |
| ·模式网格 | 第15-16页 |
| ·模式的参数化 | 第16页 |
| ·模式的驱动 | 第16-17页 |
| ·并行处理 | 第17页 |
| ·数值试验方案 | 第17-20页 |
| ·太平洋计算区域 | 第18页 |
| ·南海计算区域 | 第18-20页 |
| 第三章 气候态数值模拟结果 | 第20-36页 |
| ·温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20-26页 |
| ·表层温度 | 第20-22页 |
| ·150m 层温度 | 第22-24页 |
| ·15°N 断面温度 | 第24-26页 |
| ·盐度模拟结果分析 | 第26-32页 |
| ·表层盐度 | 第26-28页 |
| ·150m 层盐度 | 第28-30页 |
| ·15°N 断面盐度 | 第30-32页 |
| ·环流模拟结果分析 | 第32-35页 |
| ·表层环流 | 第32-33页 |
| ·300m 层环流 | 第33-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南海海表温度时空分布特征 | 第36-43页 |
| ·引言 | 第36页 |
| ·研究方法 | 第36-37页 |
| ·时空分布特征 | 第37-40页 |
| ·空间分布特征 | 第37-39页 |
| ·时间分布特征 | 第39-40页 |
| ·不同区域时间分布特征 | 第40-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南海海面高度时空分布特征 | 第43-55页 |
| ·引言 | 第43页 |
| ·研究方法 | 第43-44页 |
| ·南海海面高度的季节变化 | 第44-46页 |
| ·海面高度的季节变化 | 第44-45页 |
| ·海面高度异常的季节变化 | 第45-46页 |
| ·海面高度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 | 第46-54页 |
| ·空间分布特征 | 第46-51页 |
| ·时间分布特征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吕宋海峡水交换时空分布特征 | 第55-89页 |
| ·引言 | 第55页 |
| ·研究方法 | 第55-56页 |
| ·断面纬向流季节变化 | 第56-62页 |
| ·120.5°E 断面纬向流季节变化 | 第56-58页 |
| ·119.5°E 断面纬向流季节变化 | 第58-60页 |
| ·121.5°E 断面纬向流季节变化 | 第60-62页 |
| ·断面流量季节变化 | 第62-70页 |
| ·120.5°E 断面流量季节变化 | 第62-64页 |
| ·119.5°E 断面与120°E 断面流量季节变化 | 第64-67页 |
| ·121°E 断面与121.5°E 断面流量季节变化 | 第67-70页 |
| ·断面流量年际变化 | 第70-87页 |
| ·年际变化 | 第70-76页 |
| ·年际变化Morlet 小波分析 | 第76-87页 |
| ·小结 | 第87-89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89-91页 |
| ·总结 | 第89-90页 |
| ·讨论 | 第90-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6页 |
| 致谢 | 第96-98页 |
| 个人简介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