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7-29页 |
| ·磁暴的时间过程 | 第7-8页 |
| ·地磁活动指数 | 第8-9页 |
| ·磁暴的行星际源 | 第9-14页 |
| ·地球辐射带 | 第14-24页 |
| ·磁暴特征及其行星际源的研究状况 | 第24-27页 |
| ·同步轨道电子特征的研究状况 | 第27-28页 |
| ·本文的基本内容 | 第28-29页 |
| 第二章 第23太阳活动周大磁暴的时间特征 | 第29-37页 |
| ·采用的数据资料 | 第29页 |
| ·理论与方法 | 第29-32页 |
| ·统计结果 | 第32-35页 |
| ·总结讨论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精确确定磁暴的行星际源 | 第37-50页 |
| ·事列1:1998年10月19日大磁暴主相的行星际源分析 | 第37-42页 |
| ·数据分析 | 第37-40页 |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2页 |
| ·事列2:2001年3月31日大磁暴主相的行星际源分析 | 第42-46页 |
| ·数据分析 | 第42-46页 |
| ·总结讨论 | 第46页 |
| ·其他几个磁暴的行星际源分析 | 第46-49页 |
| ·2000年2月12日大磁暴的行星际源 | 第46-47页 |
| ·2000年9月17日大磁暴的行星际源 | 第47-48页 |
| ·2001年10月1日大磁暴的行星际源 | 第48-49页 |
| ·磁暴行星际源分析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四章 地球同步轨道高能电子通量特征研究 | 第50-74页 |
| ·研究现状 | 第50-54页 |
| ·无扰动事件的太阳风条件研究 | 第54-60页 |
| ·无扰动事件的选取原则 | 第54-55页 |
| ·无扰动的地球同步轨道电子强度的特征和条件 | 第55-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第23太阳活动周地球同步轨道极高电子通量的太阳风参数研究 | 第60-74页 |
| ·高能电子极高通量事件的判定和选取 | 第60-61页 |
| ·相关参量的统计分析 | 第61-66页 |
| ·相关参数在磁暴后电子强度的回升过程中的影响效应 | 第66-70页 |
| ·几个事例的分析 | 第70-73页 |
|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4-76页 |
| ·本文的研究结论 | 第74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74-75页 |
| ·下一步的工作展望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个人简介 | 第84-85页 |
| 附录1 磁暴时间统计表及说明 | 第85-91页 |
| 附录2 同步轨道高能电子极高通量事件统计表及说明 | 第9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