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第一章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 第14-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本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对三农问题的关注 | 第15页 |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保险的关系 | 第15-16页 |
·目前在农业保险认识上的误区 | 第16-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农业保险发展历史研究 | 第17-18页 |
·农业保险国外经验研究 | 第18-19页 |
·农业保险模式研究 | 第19-20页 |
·农业保险问题与对策研究 | 第20-21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农业保险历史回顾与启示 | 第22-31页 |
·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农业保险 | 第22-25页 |
·农业保险的地域性特征 | 第25页 |
·农业保险的主要观点分析 | 第25页 |
·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分析 | 第25-26页 |
·国外农业保险市场运行状况的借鉴 | 第26-29页 |
·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分析 | 第26-27页 |
·政策性保险与商业性保险的互补机制 | 第27-28页 |
·典型国家农业保险模式简介 | 第28-29页 |
·国外农业保险市场的启示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山东省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 第31-39页 |
·山东省农业保险试点情况 | 第31-33页 |
·试点的起因与模式 | 第31页 |
·试点的过程与结果 | 第31-32页 |
·试点的经验和教训 | 第32-33页 |
·对试点的进一步思考 | 第33页 |
·潍坊市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 | 第33-37页 |
·潍坊市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 第33-34页 |
·潍坊市自然风险损失与农业保险 | 第34-35页 |
·潍坊市农业保险规模及运行状况 | 第35-36页 |
·地方政府和保险公司 | 第36-37页 |
·安丘市农业与农业保险 | 第37-39页 |
·安丘市农业状况 | 第37页 |
·安丘市农业特点 | 第37-38页 |
·安丘市农业保险现状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安丘市农业保险市场需求分析 | 第39-47页 |
·安丘市农业自然风险发生的状况 | 第39-42页 |
·现代农业发展对安丘市农业保险的要求 | 第39-40页 |
·自然灾害的损失情况 | 第40页 |
·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 第40-41页 |
·政府在自然灾害救助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安丘市农业保险市场的规模 | 第42-44页 |
·安丘市适于发展的农业保险种类 | 第42页 |
·对安丘市农业保险市场规模的测算 | 第42-43页 |
·农业保险商业性运作的效益分析 | 第43页 |
·保险意识与农业保险市场的发育 | 第43-44页 |
·农业保险供给策略 | 第44-47页 |
·现有保险机构的状况 | 第44页 |
·满足需求的人员数量测算 | 第44页 |
·安丘市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 | 第44-45页 |
·安丘市农业保险市场建立的条件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安丘市农业经营中自然风险及策略分析 | 第47-54页 |
·农业企业状况与应对策略 | 第47-48页 |
·农业企业数量与类型 | 第47页 |
·农业企业的经营效益 | 第47页 |
·农业企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47页 |
·保险的策略分析 | 第47-48页 |
·养殖专业户状况与应对策略 | 第48-50页 |
·养殖专业户数量与类型 | 第48页 |
·养殖专业户的经营效益 | 第48-49页 |
·养殖专业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49页 |
·保险的策略分析 | 第49-50页 |
·种植业专业户状况与应对策略 | 第50-51页 |
·种植业专业户数量与类型 | 第50页 |
·种植业专业户的经营效益 | 第50-51页 |
·种植业专业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51页 |
·保险的策略分析 | 第51页 |
·传统农民状况与应对策略 | 第51-54页 |
·传统农户的数量 | 第51-52页 |
·传统农户的特点 | 第52页 |
·传统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52页 |
·保险的策略分析 | 第52-54页 |
第六章 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分析 | 第54-59页 |
·农业企业的需求水平 | 第54-55页 |
·调查样本企业基本状况 | 第54页 |
·样本企业自然灾害损失 | 第54页 |
·样本企业参保情况 | 第54页 |
·样本企业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54-55页 |
·养殖专业户需求水平 | 第55-56页 |
·调查样本养殖专业户基本状况 | 第55页 |
·样本养殖专业户自然灾害损失 | 第55-56页 |
·样本养殖专业户参保情况 | 第56页 |
·样本养殖专业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56页 |
·种植专业户需求水平 | 第56-58页 |
·调查样本种植专业户基本状况 | 第56-57页 |
·样本种植专业户自然灾害损失情况 | 第57页 |
·样本种植专业户参保情况 | 第57页 |
·样本种植专业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57-58页 |
·传统农户的需求水平 | 第58-59页 |
·调查样本传统农户的基本状况 | 第58页 |
·样本传统农户自然灾害损失 | 第58页 |
·样本传统农户参保情况 | 第58页 |
·样本传统农户对农业保险的需求 | 第58-59页 |
第七章 安丘市农业保险市场发育的对策 | 第59-69页 |
·对安丘市农业保险发育的思考与分析 | 第59-61页 |
·对于开办农业保险的几点思考 | 第61-62页 |
·确定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运行机制,认真选择试点 | 第61页 |
·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战略,逐步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 | 第61-62页 |
·关于财政补贴的设想 | 第62页 |
·农业保险需求与供给 | 第62-63页 |
·对农业企业采取的措施 | 第62页 |
·对养殖专业户采取的措施 | 第62-63页 |
·对种植专业户采取的措施 | 第63页 |
·对传统农户采取的措施 | 第63页 |
·农业保险市场的发育完善 | 第63-65页 |
·农业保险市场的主体 | 第63-64页 |
·农业保险市场的客体 | 第64页 |
·农业保险需求与供给的关系 | 第64-65页 |
·农业保险市场运行的基本框架 | 第65-69页 |
·商业性农业保险模式 | 第66页 |
·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 | 第66-67页 |
·合作社农业保险模式 | 第67页 |
·互助性农业保险模式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件一 | 第71-72页 |
附件二 | 第72-73页 |
附件三 | 第73-74页 |
附件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作者简历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