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4页 |
| ·引言 | 第19-21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23页 |
| ·可持续发展 | 第21-22页 |
| ·环境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 第22-23页 |
| ·资源管理和利用 | 第23页 |
| ·研究重要性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37页 |
| ·“乡土知识”的称谓变迁及其定义 | 第24-26页 |
| ·“乡土知识”称谓的变迁 | 第24页 |
| ·“乡土知识”的定义 | 第24-25页 |
| ·“乡土知识”的内容 | 第25-26页 |
| ·“乡土知识”的特征 | 第26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6-37页 |
| ·法律方面 | 第26-30页 |
| ·生物多样性的乡土知识研究实践方面 | 第30-32页 |
| ·生计生存方面 | 第32-34页 |
| ·学科融合方面 | 第34-37页 |
| 第三章 研究框架 | 第37-51页 |
| ·乡土知识研究的学科依据 | 第37-43页 |
| ·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37-40页 |
| ·参与式发展研究与实践的方法框架 | 第39页 |
| ·参与式工具在乡土知识研究和实践中的应用 | 第39-40页 |
| ·生态伦理学 | 第40-42页 |
| ·文化人类学 | 第42-43页 |
| ·研究目标 | 第43-44页 |
| ·研究内容 | 第44页 |
| ·研究方法 | 第44-49页 |
| ·研究方法论 | 第44页 |
| ·具体研究方法 | 第44-49页 |
| ·研究地概述 | 第49-51页 |
| ·研究地地理位置 | 第49页 |
| ·研究地民众生活方式 | 第49-50页 |
| ·研究点概况 | 第50-51页 |
| 第四章 林农乡土知识的回归分析 | 第51-72页 |
| ·研究地区农户的家庭收入来源 | 第51-52页 |
| ·林农乡土技术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 第52-57页 |
| ·当地林农乡土技术应用现状 | 第52-54页 |
| ·林农乡土技术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54-55页 |
| ·林农乡土技术的回归模型分析 | 第55-56页 |
| ·林农乡土技术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 第56页 |
| ·其它发现 | 第56-57页 |
| ·宗教信仰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 第57-61页 |
| ·宗教的形成及其经济学意义 | 第57-58页 |
| ·当地宗教信仰现状 | 第58-59页 |
| ·宗教信仰与家庭年收入的回归模型建立 | 第59-60页 |
| ·宗教信仰与家庭年收入的回归模型分析 | 第60-61页 |
| ·宗教信仰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 第61页 |
| ·民谣传说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 第61-64页 |
| ·当地的民谣传说使用及传承现状 | 第61-63页 |
| ·民谣传说与农户家庭年收入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63页 |
| ·民谣传说回归模型的分析 | 第63-64页 |
| ·民谣传说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 第64页 |
| ·乡规民约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 | 第64-68页 |
| ·当地乡规民约现状 | 第65-66页 |
| ·乡规民约与农户家庭年收入回归模型的确定 | 第66-67页 |
| ·乡规民约回归模型分析 | 第67-68页 |
| ·乡规民约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 第68页 |
| ·林农乡土知识与农户家庭年收入的回归分析(总结与对比) | 第68-72页 |
| ·林农乡土知识回归模型的确定 | 第68-70页 |
| ·林农乡土知识的回归模型分析 | 第70页 |
| ·林农乡土知识回归模型的综合分析 | 第70-72页 |
| 第五章 林农乡土知识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 第72-107页 |
| ·森林保护意识的因子分析 | 第72-74页 |
| ·森林保护意识的因子模型确定 | 第72-73页 |
| ·森林保护意识的因子确定 | 第73-74页 |
| ·林农乡土技术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 第74-81页 |
| ·林农乡土技术的因子模型确定 | 第74-75页 |
| ·林农乡土技术的对应分析 | 第75-80页 |
| ·小结 | 第80-81页 |
| ·宗教信仰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 第81-92页 |
| ·宗教信仰因子模型的确定 | 第81-83页 |
| ·宗教信仰的对应分析 | 第83-91页 |
| ·小结 | 第91-92页 |
| ·民谣传说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 第92-99页 |
| ·民谣传说因子模型的确定 | 第92-94页 |
| ·民谣传说的对应分析 | 第94-99页 |
| ·小结 | 第99页 |
| ·乡规民约的因子分析与对应分析 | 第99-107页 |
| ·乡规民约因子模型的确定 | 第99-101页 |
| ·村规民约的对应分析 | 第101-106页 |
| ·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07-116页 |
| ·林农乡土知识传承与内涵的理论探究 | 第107-111页 |
| ·林农乡土技术的传承现状和未来解决措施 | 第107-108页 |
| ·宗教意识的传承 | 第108-109页 |
| ·民谣传说的传承 | 第109-110页 |
| ·乡规民约的传承 | 第110-111页 |
| ·结论 | 第111-114页 |
| ·建议 | 第114-11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6-120页 |
| 附录 | 第120-127页 |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127-128页 |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