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艾滋病中医证候及生存质量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6页
引言第16-18页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第18-46页
 文献研究一:艾滋病研究概况第18-31页
  一、病原学第18页
  二、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第18-19页
  三、发病机制与治疗原理第19页
  四、艾滋病的诊断第19-22页
  五、临床与分期第22-23页
  六、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第23页
  七、中医对艾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第23-24页
  八、辨证分型第24页
  九、艾滋病病人的舌、脉象分析第24-25页
  十、常用治法方药第25-28页
  十一、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临床疗效评价第28-29页
  十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存在的问题第29-30页
  十三、结语第30-31页
 文献研究二: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第31-39页
  一、中医对艾滋病的认识第31-32页
  二、艾滋病的中医证候研究第32-35页
  三、艾滋病中医证候演变规律的研究第35页
  四、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35-36页
  五、艾滋病的中医证候学研究思路与方法第36-38页
  六、结语第38-39页
 文献研究三:HIV/AIDS生存质量研究进展第39-46页
  一、HIV/AIDS生存质量研究的背景第39页
  二、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第39-42页
  三、生存质量在艾滋病研究领域的应用第42-44页
  四、HIV感染者/AIDS病人生存质量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第44-46页
第二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46-52页
 一、研究方案第46页
 二、研究对象第46-48页
  (一) 诊断标准第46-48页
  (二) 纳入标准第48页
  (三) 排除标准第48页
 三、调查地点第48页
 四、调查样本含量估算第48-49页
 五、抽样方法第49页
 六、调查内容第49-50页
  (一) 艾滋病中医证候调查表第49-50页
  (二) 简体中文版MOS-HIV量表第50页
  (三) CD4~+T淋巴细胞第50页
 七、调查方法第50-51页
 八、质量控制第51页
 九、问卷缺损处理第51页
 十、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第51-52页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第52-95页
 一、120例艾滋病发病期患者(AIDS)一般情况分析第52-54页
 二、120例艾滋病发病期患者(AIDS)中医证候研究第54-71页
  (一) 120例AIDS患者常见中医症状分布情况第55-62页
  (二) 120例AIDS患者舌象、脉象分布情况第62-63页
  (三) 120例AIDS患者累及系统及并发症分布情况第63-64页
  (四) 120例AIDS患者辨证分型情况第64-65页
  (五) 120例AID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总积分及各系统积分情况(见表2.15)第65页
  (六) 5种主要证型与艾滋病中医证候总积分、各系统积分的比较第65-68页
  (七) 证型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第68-70页
  (八) 中医证型与并发症的关系第70页
  (九) 中医证型与累及系统的关系第70-71页
 三、120例AIDS患者中医证型与免疫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第71-83页
  (一) CD4计数分组情况描述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第71-75页
  (二) CD4计数分组(新)与年龄、消瘦、中医证候总积分及各系统积分之间的关系探讨第75-81页
  (三) CD4计数分组与常见脉象及舌质色的关系第81-83页
 四、120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调查第83-87页
  (一) 120例AIDS患者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情况描述(见表4.1)第83-84页
  (二) 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各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第84-87页
 五、CD4计数分组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的关系第87-88页
 六、5个主要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关系第88-92页
  (一) 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来分析5个主要中医证型与生存质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的关系第88-89页
  (二) 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方法探讨:生存质量总分、各维度得分与中医证候总积分、各系统得分之间的相关性第89-92页
 七、女性AIDS患者闭经者与月经正常者之间,在中医证型、CD4计数分组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各系统积分、生存质量总分、各维度得分方面的比较第92-95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95-102页
 一、本次调查120例AIDS患者一般情况讨论分析第95页
 二、120例AIDS患者中医证候研究的讨论第95-96页
 三、120例AIDS患者中医证型与免疫学指标之间关系的讨论第96-98页
 四、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与各影响因素关系的讨论第98-99页
 五、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与中医证型关系的讨论第99-100页
 六、女性AIDS患者月经情况与中医证型、CD4计数等关系的讨论第100-102页
结语第102-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10页
附录第110-133页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明清以前消渴文献及方药证治规律研究
下一篇:电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