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资源调2查与水利规划论文--水资源开发论文--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论文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其可持续利用动态仿真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7页
1 引言第17-33页
   ·立题依据第17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7-1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第18-23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8-20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第20-23页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动态第23-24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动态第24-30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第24-26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研究第26-30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技术路线第32-33页
2 研究区域概况第33-48页
   ·自然资源概况第33-41页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第33-34页
     ·地形地貌第34-36页
     ·气候特征第36-37页
     ·河流水系第37-39页
     ·土壤与植被第39-40页
     ·矿产资源第40页
     ·湿地资源第40-41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41-43页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43-46页
     ·水资源总量第43-44页
     ·用水结构第44页
     ·水利工程现状第44页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44-45页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第45-46页
   ·农业生产概况第46页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46-48页
3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分析第48-56页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构成及其空间分布格局第48-51页
     ·水资源构成及其利用第48-49页
     ·土地资源构成及其利用第49-50页
     ·水土资源空间分布格局第50-51页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及测算第51-53页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测算模型第51-52页
     ·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测算第52-53页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格局第53-55页
     ·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分析第53-54页
     ·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特征第54页
     ·水土资源匹配的空间差异第54-55页
   ·本章小结第55-56页
4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及空间组合第56-89页
   ·水资源承载力概述第56-59页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第56-57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第57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第57-58页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第58-59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59-63页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第59-60页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60-62页
     ·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的确定第62-63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第63-67页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第64-65页
     ·粒子群优化方法第65-67页
     ·基于粒子群优化的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第67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区域差异第67-74页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第67-73页
     ·水资源承载力区域差异第73-74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第74-86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概述第74-75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5-78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第78-83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评价及区域差异分析第83-85页
     ·土地资源承载力障碍因素分析第85-86页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承载力空间组合及区域差异第86-88页
   ·本章小结第88-89页
5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第89-125页
   ·佳木斯市概况第89-96页
     ·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第89页
     ·地形地貌第89-90页
     ·土壤第90-91页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91-93页
     ·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第93页
     ·农业生产概况第93-94页
     ·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第94-96页
   ·系统动力学简介第96-100页
     ·系统动力学的发展第96-97页
     ·系统动力学的特点第97页
     ·系统动力学的建模过程第97-99页
     ·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简介第99-100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构建第100-118页
     ·模型边界的确定第100页
     ·模型因果关系分析第100-103页
     ·模型的构建第103-118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SD仿真模型的有效性检验第118-123页
     ·模型的直观和运行检验第119-121页
     ·模型的历史检验第121-122页
     ·模型的灵敏度分析第122-123页
   ·本章小结第123-125页
6 佳木斯市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及优选第125-159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现状延续动态仿真第125-129页
     ·水资源供需结构动态仿真第125-127页
     ·农业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动态仿真第127-129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设计第129-132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动态仿真第132-157页
     ·水资源供需动态仿真第132-143页
     ·农业生产能力动态仿真第143-151页
     ·国民经济动态仿真第151-155页
     ·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动态仿真第155-157页
   ·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方案的评价及优选第157-158页
   ·本章小结第158-159页
7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展望第159-163页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第159-162页
     ·开源节流并重第159-161页
     ·合理配置水土资源第161页
     ·科学利用水土资源第161-162页
     ·健全水土资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第162页
   ·三江平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第162-163页
8 结论与展望第163-165页
   ·结论第163-164页
   ·创新点第164页
   ·研究展望第164-165页
致谢第165-166页
参考文献第166-178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78页

论文共1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小鼠肝窦内皮细胞蛋白质表达谱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