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地区贸易经济论文

新形势下大陆与台湾经贸合作的走势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7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对象第8-9页
 第二节 境内外研究状况第9-11页
  一、台湾地区研究状况第9-10页
  二、大陆研究状况第10-11页
 第三节 相关基本理论第11-14页
  一、比较成本理论第11-12页
  二、生产要素禀赋理论第12页
  三、产业内贸易理论第12-13页
  四、国际投资理论第13页
  五、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第13-14页
 第四节 本文写作特点与结构布局第14-16页
  一、本文写作特点第14-15页
  二、本文结构布局第15-16页
 第五节 本文的重点、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一、研究重点第16页
  二、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第二章 两岸经贸合作的发展历程第17-23页
 第一节 起步阶段(1979-1987)第17-18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1988-1991)第18-19页
 第三节 深化发展阶段(1992-2001)第19-20页
 第四节 入世后全面发展阶段(2002年-2007年)第20-22页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两岸经贸合作的新形势与新环境第23-31页
 第一节 国际新形势第23-25页
  一、美国金融危机与世界经济衰退第23-24页
  二、大陆与台湾经济受到的影响第24-25页
 第二节 大陆与台湾的新形势第25-27页
  一、国民党重新执政第25-26页
  二、海基会海协会恢复协商第26-27页
  三、两岸直接"三通"全面实现第27页
 第三节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27-30页
  一、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第27-29页
  二、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机遇第29-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分析第31-41页
 第一节 从经济层面研究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第31-36页
  一、两岸贸易合作关系密切的实证分析第31-33页
  二、两岸经贸合作是共同抵御金融危机的必然选择第33-34页
  三、两岸经贸合作是两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第34-36页
 第二节 从政治层面研究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第36-38页
  一、两岸关系有望长期保持和平稳定第37页
  二、中国的日益强大使台独基本无望第37页
  三、开放的两岸政策导向作用有望推广扩大第37-38页
 第三节 从民间交流层面研究两岸经贸合作的潜力第38-40页
  一、两岸文化交流日益深化将带动两岸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增强第38-39页
  二、两岸科学技术交流为两岸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持第39页
  三、两岸人员往来的日益频繁将带动两岸贸易投资的进一步繁荣第39-40页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的走势分析第41-52页
 第一节 两岸关系及政策走向第41-43页
  一、两岸关系走势预测第41-42页
  二、两岸经贸政策走向第42-43页
 第二节 两岸贸易走势第43-46页
  一、贸易规模可能由减转增第43-44页
  二、两岸产业内贸易趋势逐步增强第44-45页
  三、贸易摩擦可能会增多第45-46页
 第三节 两岸投资走势第46-48页
  一、台商对大陆投资第46-47页
  二、大陆对台投资第47-48页
 第四节 两岸产业合作的走势第48-51页
  一、金融合作第48-49页
  二、科技产业合作第49-50页
  三、农业合作第50-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六章 新形势下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主要障碍与对策第52-61页
 第一节 两岸经贸合作存在的障碍第52-55页
  一、政治层面的障碍因素第52-53页
  二、经济层面的障碍因素第53-55页
 第二节 加强两岸经贸合作的对策第55-60页
  一、维护两岸政局稳定,争取不以政治分歧干预经济合作第55-56页
  二、扩大对台出口,改善两岸贸易失衡第56页
  三、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对台商投资的引导第56-57页
  四、利用MOU成功签署的有利契机,扩大两岸金融合作第57-58页
  五、增强两岸产业双向合作,特别是高科技产业合作第58页
  六、完善两岸经贸合作的平台建设第58-59页
  七、尽早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第59-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结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致谢第65-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与美国、加拿大服务贸易发展比较研究
下一篇:产品内分工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