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北缘断裂系统及控藏机理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前言 | 第9-16页 |
| 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9-13页 |
| 三、柴北缘油气勘探历程 | 第13-14页 |
| 四、本次研究需解决的具体问题及总体研究思路 | 第14页 |
| 五、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16页 |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6-27页 |
|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第16-17页 |
| ·柴达木盆地类型及构造演化历史 | 第17-19页 |
| ·盆地的类型 | 第17-18页 |
| ·盆地演化特征 | 第18-19页 |
| ·油气分布规律及成藏条件 | 第19-27页 |
| ·柴北缘油气分布规律 | 第19-22页 |
| ·柴北缘油气成藏条件 | 第22-27页 |
| 第二章 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27-33页 |
| ·断裂几何学特征 | 第27-29页 |
| ·断层产状特征 | 第27页 |
| ·断层密度及规模 | 第27-28页 |
| ·断裂级次的划分 | 第28-29页 |
| ·断裂组合模式 | 第29-33页 |
| ·断裂的类型 | 第29-30页 |
| ·断裂组合模式及成因 | 第30-33页 |
| 第三章 断裂系统划分及断裂活动规律 | 第33-41页 |
| ·断裂系统划分 | 第33-36页 |
| ·平面断裂系统划分 | 第33-35页 |
| ·剖面断裂系统划分 | 第35-36页 |
| ·断裂活动规律 | 第36-41页 |
| ·生长指数及断裂的活动规律 | 第36-39页 |
| ·断裂演化过程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断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 | 第41-62页 |
| ·断裂对圈闭的控制作用 | 第41-53页 |
| ·构造样式及形成演化的历史 | 第41-47页 |
| ·不同构造样式形成的圈闭有效性分析 | 第47-53页 |
| ·断裂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 | 第53-58页 |
| ·断裂活动时期与油气成藏时期耦合关系 | 第53-55页 |
| ·不同类型断裂在油气运移过程中的作用 | 第55-58页 |
| ·断层封堵性及油气保存 | 第58-62页 |
| ·断层封闭机理及评价方法 | 第58-59页 |
| ·典型构造断层封闭性评价 | 第59-60页 |
| ·断层封闭性及对含油性的控制作用 | 第60-62页 |
| 第五章 断裂控藏模式及有利目标 | 第62-65页 |
| ·油气运聚成藏特征及过程分析 | 第62页 |
| ·断裂控藏模式及有利目标 | 第62-65页 |
| ·断裂控藏模式 | 第62-63页 |
| ·有利目标 | 第63-65页 |
| 结论 | 第65-66页 |
| 参考文献 | 第66-73页 |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3-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详细摘要 | 第75-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