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在开发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3页
第一章 松辽盆地南部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第13-18页
   ·区域构造背景第13页
   ·盆地类型与演化第13-14页
   ·生油凹陷及含油气组合第14-15页
   ·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及成岩作用第15-16页
   ·地震地质特征第16-18页
第二章 构造解释技术系列第18-27页
   ·构造类型划分第18页
   ·构造解释的关键技术第18-27页
     ·全三维构造解释技术第18-23页
     ·变速成图技术第23-25页
     ·构造平衡恢复技术第25页
     ·构造解释技术系列第25-26页
     ·构造解释技术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储层预测技术系列第27-53页
   ·吉林探区的储层特点第27页
   ·储层类型划分第27-28页
   ·储层定性预测、识别技术第28-40页
     ·层序地层学分析技术第28-33页
     ·地震微相、沉积微相分析第33-37页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第37-39页
     ·分频扫描技术第39-40页
   ·储层定量预测技术第40-53页
     ·无井约束波阻抗反演(递推反演)第40页
     ·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第40-46页
     ·储层特征参数预测技术第46-47页
     ·三维地质体解释技术第47-48页
     ·模型正、反演技术第48-51页
     ·不同地质条件下岩性圈闭预测技术的应用第51-53页
第四章 综合评价技术第53-57页
   ·基本石油地质特征第53-55页
     ·生油条件第53-54页
     ·储层条件第54页
     ·盖层条件第54页
     ·圈闭条件第54-55页
   ·油气分布规律及油气控制因素第55-56页
     ·油气分布规律第55页
     ·油气控制因素第55-56页
   ·断层的封堵性分析第56-57页
第五章 地震解释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实例第57-72页
   ·长春岭地区河道砂体识别预测第57-61页
     ·区域构造特征第57页
     ·储层特征第57-58页
     ·常规属性分析技术研究第58页
     ·分频属性分析技术研究第58-59页
     ·地震相划分第59-60页
     ·声波重构反演第60-61页
   ·南山湾地区黑帝庙油层储层预测第61-65页
     ·地质概况第61-62页
     ·研究思路第62页
     ·储层精细标定第62页
     ·等时条件下地震属性提取第62-64页
     ·测井随机反演预测砂体厚度第64-65页
     ·综合地质评价第65页
   ·情南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预测第65-66页
     ·地质特点及采用的技术第65-66页
     ·技术应用效果第66页
   ·大布苏地区高台子油层储层预测第66-69页
     ·地质特点与成藏条件分析第66-68页
     ·采用的有针对性技术及效果第68-69页
   ·乾安地区扶余油层储层预测第69-72页
     ·地质特点与成藏条件第69-70页
     ·采用的针对性技术第70页
     ·技术应用效果第70-72页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详细摘要第77-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地震法井间监测技术在大庆外围油田中的应用
下一篇:大庆长垣北部喇嘛甸油田多波多分量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