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勘探论文--地震勘探论文

微地震法井间监测技术在大庆外围油田中的应用

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6-9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章 微地震法井间监测技术简介第11-24页
   ·微地震法压裂裂缝监测技术的发展第11-12页
   ·微地震的产生机理第12-14页
     ·微地震现象的产生第12页
     ·微地震发生的条件第12页
     ·油藏开采活动导致微地震的力学机理第12-14页
   ·微地震波的传播规律第14页
     ·弹性波的传播规律第14页
     ·存在衰减的粘弹性介质中波的传播第14页
   ·微地震的监测机理与特点第14-17页
     ·微地震震源的定位机理第15-16页
     ·微地震监测特点第16-17页
   ·微地震监测系统及解释方法第17-24页
     ·微地震信号强度预测及拾震器第17-18页
     ·监测分站第18-19页
     ·监测主站第19-21页
     ·数据处理及解释第21-24页
第二章 微地震法井间监测技术现场施工工艺第24-27页
   ·监测原理第24页
   ·现场监测第24-25页
     ·收集基础资料第24页
     ·现场监测流程第24-25页
   ·监测成果解释第25-26页
   ·现场试验区块的选取第26-27页
     ·微地震法压裂裂缝及水驱前缘监测试验区块井的选取原则第26页
     ·微地震法压裂裂缝及水驱前缘监测试验井要求第26-27页
第三章 微地震法压裂裂缝现场试验情况第27-41页
   ·微地震法压裂裂缝监测试验概况第27页
   ·常规压裂井裂缝监测第27-31页
     ·头台油田茂76-57井压裂裂缝实时监测第27-29页
     ·七厂葡扶209-791井压裂裂缝实时监测第29-30页
     ·榆树林树972-J21井压裂裂缝实时监测第30-31页
   ·徐家围子气田深层气井压裂裂缝监测试验第31-34页
     ·试验区基本情况第31页
     ·现场试验情况第31-34页
   ·水平井压裂裂缝监测试验第34-36页
   ·转向压裂井压裂裂缝监测试验第36-38页
   ·微地震法压裂裂缝监测与井温法的对比试验第38-40页
   ·微地震法压裂裂缝监测影响因素分析第40-41页
第四章 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现场试验情况第41-58页
   ·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监测概况第41页
   ·微地震法水驱前缘现场监测第41-47页
     ·采油七厂葡84-602井分析第41-44页
     ·采油七厂葡84-602井分析榆树林油田升榆44-76井水驱监测试验第44-47页
   ·注水井天然裂缝监测第47-48页
     ·九厂古83-62井基本状况第47页
     ·古83-62井天然裂缝监测成果第47-48页
   ·CO2井气驱监测试验第48-51页
     ·芳188-138井基本状况第48-49页
     ·芳188-138注气井监测成果第49-51页
   ·微地震法水驱前缘时间推移监测第51-58页
     ·水驱前缘时间推移监测目的第51页
     ·区块选取第51页
     ·九厂敖南油田茂733区块水驱前缘时间推移监测第51-58页
结论与建议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6页
详细摘要第66-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庆长垣西部葡萄花油层核磁共振测井解释方法研究
下一篇:地震资料精细解释在开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