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概述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论文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1-14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论文的新意 | 第14-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平台建设研究 | 第17-33页 |
·引言 | 第17页 |
·国内外应急联动系统建设 | 第17-19页 |
·国外应急联动系统的现状 | 第17-18页 |
·国内应急联动系统的现状 | 第18-19页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概述 | 第19-24页 |
·应急联动系统的组成 | 第19-20页 |
·应急联动系统的运行模式 | 第20-23页 |
·应急联动系统的业务流程 | 第23-24页 |
·联动系统设计研究综述 | 第24-31页 |
·学者研究 | 第24-26页 |
·企业解决方案研究 | 第26-29页 |
·各领域应急系统的建设研究 | 第29-31页 |
·应急联动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31-32页 |
·应急联动系统的问题 | 第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Multi-agent协同模式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结构 | 第33-43页 |
·引言 | 第33页 |
·Multi-Agent理论 | 第33-34页 |
·Multi-agent系统的特性 | 第33-34页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协同模式与Multi-agent的协作 | 第34-35页 |
·协同模式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多代理体系结构 | 第34-35页 |
·基于Multi-agent的协同模式下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结构 | 第35-39页 |
·基于Multi-agent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结构 | 第35-37页 |
·城市应急联动系统信息处理的流程 | 第37-39页 |
·基于Multi-agent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协同机制分析 | 第39-42页 |
·联动部门agent之间的协作 | 第40-41页 |
·应急指挥中心agent与联动部门agent协作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基于联动部门协同的Multi-agent分布式群决策模型研究 | 第43-54页 |
·引言 | 第43-44页 |
·联动部门群协同应急决策模式 | 第44-45页 |
·基于Multi-agent协同的分布式群决策模型结构 | 第45-49页 |
·基于Multi-agent协同的分布式群决策模型的体系结构 | 第45-47页 |
·联动部门决策模块的结构 | 第47-48页 |
·组织协同模块的结构 | 第48-49页 |
·基于Multi-agent协同的分布式群决策模型的运行过程 | 第49-51页 |
·决策模块的方法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Multi-agent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微观协同能力评价 | 第54-74页 |
·引言 | 第54页 |
·相关研究 | 第54-55页 |
·协同学概述 | 第55-56页 |
·指标的构建 | 第56-60页 |
·各级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60-64页 |
·用AHP法确定权重 | 第60-63页 |
·信息熵修正权系数 | 第63-64页 |
·基本数值与评价方法的依据 | 第64页 |
·协同性评价的计算步骤 | 第64-66页 |
·三级指标有序度的计算 | 第64-65页 |
·二级指标有序度的计算 | 第65-66页 |
·系统协同度的计算 | 第66页 |
·数据的来源与评价方式 | 第66-68页 |
·数据的来源 | 第67页 |
·评价方式 | 第67-68页 |
·实证研究 | 第68-73页 |
·子系统有序度计算 | 第68-72页 |
·系统协同度的确立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六章 Multi-agent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宏观协同能力评价 | 第74-86页 |
·引言 | 第74页 |
·应急联动系统协同能力评价结构 | 第74-77页 |
·二元语义表示模型 | 第77-79页 |
·应急联动系统宏观协同能力的计算 | 第79-81页 |
·算例分析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第86-88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不足和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7页 |
附录: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协同性状况调查表 | 第97-98页 |
致谢 | 第98-9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