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及其部分近缘种属耐盐性评价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性 | 第10-15页 |
·对细胞膜功能的影响 | 第10-11页 |
·渗透胁迫引起生理干旱 | 第11页 |
·离子失调导致毒害作用 | 第11-12页 |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2-15页 |
·盐胁迫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 第12页 |
·盐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2-13页 |
·盐胁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3-14页 |
·盐胁迫对呼吸作用的影响 | 第14页 |
·对植物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14-15页 |
·植物对盐胁迫的抗耐机制 | 第15-21页 |
·形态适应 | 第15页 |
·生理抗盐 | 第15-20页 |
·渗透调节 | 第15-19页 |
·离子的区域化 | 第19-20页 |
·分子水平的抗盐 | 第20-21页 |
·提高植物耐盐性的途径 | 第21-22页 |
·培育或筛选耐盐的作物品种 | 第21-22页 |
·植物激素的应用 | 第22页 |
·小麦耐盐资源评价 | 第22-23页 |
2 引言 | 第23-24页 |
3 材料和方法 | 第24-31页 |
·材料来源 | 第24页 |
·小麦种质资源耐盐浓度的确定 | 第24页 |
·小麦种质资源耐盐性评价 | 第24页 |
·数据分析 | 第24-25页 |
·主成分分析 | 第24页 |
·隶属函数分析 | 第24页 |
·权重的确定 | 第24-25页 |
·小麦种质资源耐盐性生理评价 | 第25-28页 |
·相对生长率比较 | 第25页 |
·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 | 第25-26页 |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第26页 |
·脯氨酸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测定 | 第27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27-28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28页 |
·SOD 基因表达的检测 | 第28-31页 |
·RNA 提取 | 第28-29页 |
·反转录cDNA | 第29页 |
·RT-PCR 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 第29-31页 |
·所用试剂 | 第29页 |
·引物设计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试验步骤 | 第30-3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1-54页 |
·盐胁迫浓度的确定 | 第31-32页 |
·小麦及其部分近缘种属耐盐性的评价 | 第32-47页 |
·小麦及其近缘种属材料的形态指标 | 第32-39页 |
·耐盐性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9-40页 |
·小麦及其部分近缘种属材料耐盐性模糊聚类分析 | 第40-47页 |
·小麦及其部分近缘种属的生理评价 | 第47-53页 |
·不同盐胁迫浓度下耐盐性不同小麦材料的生理表现 | 第47-49页 |
·不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中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49页 |
·不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不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中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不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中SOD 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不同盐胁迫对种子萌发过程中POD 活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盐胁迫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生理指标的相关分析 | 第52-53页 |
·基因检测结果分析 | 第53-54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4-57页 |
·结论 | 第54页 |
·讨论 | 第54-57页 |
·耐盐性评价在作物品种资源上的应用 | 第54-55页 |
·盐胁迫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 第55页 |
·盐胁迫对小麦生理指标的影响 | 第55-56页 |
·基因的表达与分析 | 第56页 |
·可能的耐盐机制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3页 |
ABSTRACT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