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3页 |
1.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2.材料与方法 | 第14-23页 |
2.1 材料 | 第14-18页 |
2.1.1 实验所用主要设备和器材 | 第14-17页 |
2.1.2 实验对象 | 第17-18页 |
2.1.3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第18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2.2.1 实验前准备及设备调试 | 第18-20页 |
2.2.2 步态实验 | 第20-21页 |
2.2.3 最大肌力实验 | 第21-22页 |
2.2.4 统计方法 | 第22-23页 |
3.实验结果 | 第23-37页 |
3.1 时间-空间测试结果 | 第23-25页 |
3.1.1 步幅时间 | 第23页 |
3.1.2 步长 | 第23-24页 |
3.1.3 支撑期 | 第24-25页 |
3.2 踝关节步态特征 | 第25-37页 |
3.2.1 踝关节矢状面运动学参数 | 第25-26页 |
3.2.2 踝关节矢状面角度变化曲线比较 | 第26-29页 |
3.2.3 踝关节矢状面动力学参数 | 第29-30页 |
3.2.4 下肢肌电图表现 | 第30-37页 |
4.讨论 | 第37-44页 |
4.1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时间-空间参数 | 第38-39页 |
4.2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踝关节运动学参数 | 第39-40页 |
4.3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踝关节动力学参数 | 第40-41页 |
4.4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的肌电图表现 | 第41-43页 |
4.5 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坏死术后的定性分析 | 第43-44页 |
5.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5.1 结论 | 第44-45页 |
5.2 局限性与展望 | 第45-46页 |
文献综述 | 第46-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 第68-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