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1.3.1 杠杆收购效果综述 | 第11-12页 |
1.3.2 杠杆收购风险综述 | 第12-13页 |
1.3.3 股权质押融资动因综述 | 第13-14页 |
1.3.4 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综述 | 第14-16页 |
1.3.5 股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综述 | 第16页 |
1.3.6 文献述评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5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8-19页 |
2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理论体系 | 第19-31页 |
2.1 相关基础理论 | 第19-20页 |
2.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9页 |
2.1.2 信号传递理论 | 第19-20页 |
2.2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理论分析 | 第20-31页 |
2.2.1 杠杆收购原理及其条件 | 第20-23页 |
2.2.2 股权质押融资内涵及特征 | 第23-25页 |
2.2.3 杠杆收购与股权质押融资关系及相互影响 | 第25-26页 |
2.2.4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内涵 | 第26-27页 |
2.2.5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种类 | 第27-31页 |
3 喀什星河连环杠杆收购案例概述 | 第31-38页 |
3.1 收购参与方简介 | 第31-32页 |
3.1.1 收购方简介 | 第31页 |
3.1.2 被收购方简介 | 第31-32页 |
3.2 收购过程介绍 | 第32-35页 |
3.2.1 收购情况简介 | 第32-33页 |
3.2.2 收购目的 | 第33页 |
3.2.3 收购目标公司的确定 | 第33-35页 |
3.2.4 收购资金的支付方式 | 第35页 |
3.3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过程 | 第35-36页 |
3.3.1 杠杆收购步森股份下的股权质押融资过程 | 第35-36页 |
3.3.2 杠杆收购*ST天马下的股权质押融资过程 | 第36页 |
3.4 收购结果说明 | 第36-38页 |
4 喀什星河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 | 第38-45页 |
4.1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债务风险的叠加 | 第38-39页 |
4.2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流动性风险的叠加 | 第39-41页 |
4.2.1 国家政策对资金流动性风险叠加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2 被质押股份变现能力对资金流动性风险叠加的影响 | 第40-41页 |
4.3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质押物价格下降风险的叠加 | 第41-45页 |
4.3.1 信号传递对质押物价格下降风险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2 突发事件对质押物价格下降风险的影响 | 第42-45页 |
5 连环杠杆收购下的股权质押融资风险控制建议 | 第45-49页 |
5.1 理性发起并购减少连环杠杆收购 | 第45页 |
5.2 控制股权质押的数量和次数 | 第45页 |
5.3 控制质押借款资金流向 | 第45-47页 |
5.3.1 控制资金的用途 | 第45-46页 |
5.3.2 重视资金流向的对象 | 第46-47页 |
5.4 稳定公司股价防范质押物价格下降 | 第47-48页 |
5.4.1 加强公司内部控制与监督 | 第47页 |
5.4.2 合理进行盈余管理 | 第47页 |
5.4.3 增强中小投资者信心 | 第47-48页 |
5.5 保证实际偿债能力避免流动性风险 | 第48-49页 |
5.5.1 减少企业的债务负担 | 第48页 |
5.5.2 增加企业的可用资金 | 第48-49页 |
6 研究结论与不足 | 第49-50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9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