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0页 |
1 问题的提出 | 第13页 |
·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 | 第13页 |
·水质状况不容乐观 | 第13页 |
2 立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5-27页 |
·水体中氮来源相关研究 | 第16-19页 |
·水体中污染物预测的相关研究 | 第19-22页 |
·氮肥施用对水体污染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湘江的相关研究 | 第23-27页 |
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研究目标 | 第28-29页 |
5 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0-39页 |
1 湘江流域概况 | 第30-36页 |
·自然概况 | 第30-35页 |
·社会经济 | 第35-36页 |
2 洞庭湖概况 | 第36-39页 |
·自然环境状况 | 第36-37页 |
·社会与经济概况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湘江、洞庭湖水体中氮素与环境因子时空变异特征 | 第39-72页 |
1 试验设计 | 第39-41页 |
·试验方案 | 第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69页 |
·水体中氮素与环境因子时空变异分析 | 第41-55页 |
·水体中氮素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第55-69页 |
3 讨论 | 第69-71页 |
·水温与水体氮素关系 | 第69-70页 |
·溶解氧与水体氮素关系 | 第70-71页 |
·pH值与水体氮素关系 | 第71页 |
4 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湘江水体中总氮浓度预测方法优选 | 第72-103页 |
1 研究范围及影响因子的选取 | 第72-73页 |
2 水体中总氮浓度预测方法研究 | 第73-96页 |
·灰色系统预测法 | 第73-85页 |
·指数平滑法预测 | 第85-89页 |
·BP神经网络预测 | 第89-93页 |
·模糊线性回归法预测 | 第93-96页 |
3 水体中总氮浓度预测方法优选 | 第96-100页 |
·因子分析法基本理论 | 第96-97页 |
·四种预测方法的因子分析法优选 | 第97-100页 |
4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对水体总氮浓度预测效果分析 | 第100-101页 |
5 讨论 | 第101-102页 |
6 小结 | 第102-103页 |
第五章 湘江流域氮肥施用对水环境的影响 | 第103-117页 |
1 湘江流域氮肥施用量与水体中非点源总氮负荷的关系 | 第103-109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03-104页 |
·研究区非点源总氮污染负荷估算 | 第104-107页 |
·单位面积氮肥施用量与湘江水体中来源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非点源总氮负荷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7-109页 |
2 水稻生产中不同施氮水平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 第109-115页 |
·材料、方法与试验设计 | 第109-11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0-115页 |
3 讨论 | 第115-116页 |
·流域氮肥施用与河流水体中氮浓度的关系 | 第115-116页 |
·水稻生产中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氮素径流损失的影响 | 第116页 |
4 小结 | 第116-117页 |
第六章 提高水稻氮素利用率的施肥措施研究 | 第117-133页 |
1 水稻有机-无机肥配施研究 | 第117-121页 |
·材料、方法与试验设计 | 第117-11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8-121页 |
2 水稻经济最佳施肥量和生态最佳施氮量研究 | 第121-129页 |
·材料、方法与试验设计 | 第121-12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22-129页 |
3 讨论 | 第129-132页 |
·关于水稻生产中有机肥-无机肥配合施用 | 第129-130页 |
·关于氮肥适量施用 | 第130-131页 |
·关于氮肥施用外部成本 | 第131-132页 |
4 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7页 |
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33-134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134-135页 |
3 研究展望 | 第135-137页 |
参考文献 | 第137-152页 |
致谢 | 第152-153页 |
作者简介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