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叙述距离调控及其修辞效果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一、绪论 | 第10-18页 |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价值 | 第10-11页 |
(二) 叙述距离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 美学史上有关“距离”的论说 | 第11页 |
2. 布斯“叙述距离”理论 | 第11-12页 |
(三) 近三十年先锋文学叙事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1. 中国80年代先锋文学的先锋姿态 | 第13-14页 |
2. 研究述评 | 第14-16页 |
(四) 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二、外在距离控制及其修辞效果 | 第18-35页 |
(一) 空间距离 | 第18-25页 |
1. 多元叙述视角 | 第18-23页 |
2. 多重叙述文本 | 第23-25页 |
(二) 时间距离 | 第25-33页 |
1. 线性时间观的打乱 | 第26-28页 |
2. 时间心理化 | 第28-33页 |
(三) 外在距离与艺术陌生化 | 第33-35页 |
三、内在距离及其修辞效果 | 第35-44页 |
(一) 认知距离 | 第35-37页 |
(二) 道德距离 | 第37-39页 |
(三) 审美距离 | 第39-41页 |
(四) 内在距离——从虚伪的现实到主观的真实 | 第41-44页 |
四、叙述距离:隐含作者、隐含读者关系的的重构 | 第44-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