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起重机械与运输机械论文--装卸机械论文--装载机论文

装载机板焊驱动桥壳疲劳寿命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第9-10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0-13页
        1.3.1 疲劳研究与发展第10-11页
        1.3.2 驱动桥壳分析的研究现状第11-13页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3-14页
    1.5 本章小结第14-15页
第二章 基于反求修正模型的建立第15-27页
    2.1 基于 PRO-E 的三维模型建立第16页
    2.2 基于反求技术的桥壳实物模型的获得第16-22页
        2.2.1 反求技术的概述第16-17页
        2.2.2 点云数据采集设备的选择第17-19页
        2.2.3 设备测试精度的检验与校核第19页
        2.2.4 待测件的预处理与测试设备参数的设置第19-20页
        2.2.5 点云数据的采集第20-21页
        2.2.6 点云数据的处理第21-22页
    2.3 质量检测第22-26页
        2.3.1 反求检测技术概述第22页
        2.3.2 模型拟合第22-23页
        2.3.3 桥壳实物模型板厚的预估第23页
        2.3.4 桥壳质量比对第23-25页
        2.3.5 大样本偏差量的统计第25-26页
    2.4 模型的修正第26页
    2.5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桥壳的有限元分析第27-34页
    3.1 有限元方法的理论基础第27-28页
    3.2 桥壳台架试验工况介绍第28页
    3.3 桥壳模型简化处理第28-29页
    3.4 材料力学参数的确定第29-30页
    3.5 整体接触处理第30-31页
    3.6 网格的划分与边界条件的施加第31-32页
    3.7 桥壳静力有限元分析第32-33页
        3.7.1 桥壳台架工况有限元分析第32-33页
        3.7.2 计算结果汇总第33页
    3.8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基于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强度修正第34-45页
    4.1 残余应力的介绍第34-36页
        4.1.1 残余应力的定义第35页
        4.1.2 残余应力的影响第35-36页
    4.2 桥壳残余应力的测量第36-42页
        4.2.1 X 射线残余应力测试介绍第36-37页
        4.2.2 桥壳测量方案的确定第37-38页
        4.2.3 X 射线残余应力测试参数的设定第38-39页
        4.2.4 测试结果汇总第39-41页
        4.2.5 测试结果分析第41-42页
    4.3 基于残余应力的有限元分析结果的修正第42-44页
        4.3.1 残余应力与分析强度间数学模型的建立第42-43页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的修正第43-44页
    4.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五章 桥壳疲劳寿命分析与试验验证第45-56页
    5.1 疲劳问题综述第45-46页
        5.1.2 疲劳问题的特点第45-46页
    5.2 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第46-52页
        5.2.1 传统的名义应力法第47-48页
        5.2.2 名义应力法的修正第48-51页
        5.2.3 局部应力应变法第51-52页
    5.3 疲劳寿命求解软件的编制第52页
    5.4 疲劳寿命的计算第52-53页
    5.5 试验验证第53-55页
        5.5.1 实验设备的选择第53-54页
        5.5.2 弯曲疲劳台架试验第54-55页
    5.6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6.1 总结第56-57页
    6.2 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刚柔耦合建模技术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系统仿真与分析
下一篇:基于行为动力学的微博用户行为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