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22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2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1.3 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1.1.4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二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应然目标 | 第22-26页 |
2.1 培养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 | 第22页 |
2.2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第22-23页 |
2.3 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塑造正确的判断力 | 第23-24页 |
2.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定位的调查与分析 | 第26-36页 |
3.1 调查动机及路线分析 | 第26页 |
3.1.1 调查动机 | 第26页 |
3.1.2 路线分析 | 第26页 |
3.2 基本状况描述与分析 | 第26-36页 |
第四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误区与成因 | 第36-42页 |
4.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定位误区的表现 | 第36-39页 |
4.1.1 重视课本知识,轻视社会实践 | 第36-37页 |
4.1.2 重视考试成绩,轻视内在转化 | 第37-39页 |
4.1.3 重视传统的教育方式,缺乏参与互动 | 第39页 |
4.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形成偏差的原因分析 | 第39-42页 |
4.2.1 功利主义导向引发定位偏差 | 第39-40页 |
4.2.2 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存在落差 | 第40页 |
4.2.3 教学方式和手段落后 | 第40-42页 |
第五章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回位”的基本路径 | 第42-46页 |
5.1 探索新的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 | 第42-43页 |
5.2 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中学生核心素养 | 第43页 |
5.3 建立多方位的教学评价体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 第43-44页 |
5.4 丰富教材资源,增强课程吸引力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