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直流输电系统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1.2.2 直流输电系统送端并网模式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15页 |
第2章 考虑地方电网的能源基地直流外送系统建模 | 第15-29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联网接入模式的问题 | 第15页 |
2.3 孤岛接入模式的问题 | 第15-16页 |
2.4 能源基地直流外送系统建模 | 第16-23页 |
2.4.1 主电路建模 | 第17页 |
2.4.2 控制系统模型 | 第17-19页 |
2.4.3 直流附加控制 | 第19-22页 |
2.4.4 直流附加控制的作用 | 第22-23页 |
2.5 地方电网建模 | 第23-25页 |
2.6 本文确定的两种并网模式接线 | 第25-26页 |
2.7 考虑地方电网的能源基地直流外送系统模型 | 第26-2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能源基地直流外送系统并网模式选择方法 | 第29-41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电力电量平衡分析 | 第29-32页 |
3.3 并网模式综合校验 | 第32-34页 |
3.3.1 校验内容 | 第32-33页 |
3.3.2 并网模式综合校验流程 | 第33-34页 |
3.4 并网模式选择方法 | 第34-35页 |
3.5 仿真验证 | 第35-39页 |
3.6 适应性分析 | 第39-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能源基地直流外送系统联网和孤岛运行模式转换研究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GICM模式选择方法 | 第41-43页 |
4.3 GICM方案改造措施 | 第43-45页 |
4.3.1 潮流调整措施 | 第43页 |
4.3.2 短路电流限制措施 | 第43-44页 |
4.3.3 暂稳控制措施 | 第44-45页 |
4.4 仿真验证 | 第45-53页 |
4.4.1 GICM孤岛运行模式校验 | 第45-48页 |
4.4.2 GICM联网运行模式校验 | 第48-50页 |
4.4.3 联网和孤岛运行模式转换仿真 | 第50-5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5.1 结论 | 第55页 |
5.2 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