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捆结绳器关键部件的疲劳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7页 |
1.2.1 疲劳的研究 | 第10-13页 |
1.2.2 结绳器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第2章 结绳器打结试验 | 第20-33页 |
2.1 结绳器构造 | 第20-23页 |
2.2 作业性能标准 | 第23页 |
2.2.1 作业术语 | 第23页 |
2.2.2 作业指标 | 第23页 |
2.3 试验条件及测定 | 第23-27页 |
2.3.1 试验要求 | 第23-25页 |
2.3.2 试验条件测定 | 第25-27页 |
2.4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32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结绳器动力性能仿真分析 | 第33-63页 |
3.1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材料属性试验 | 第33-39页 |
3.1.1 三维数模的获取 | 第33-35页 |
3.1.2 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3.1.3 材料属性试验 | 第37-39页 |
3.2 有限元理论 | 第39-43页 |
3.2.1 有限元分析 | 第39-40页 |
3.2.2 有限元网格 | 第40-43页 |
3.3 架体的模态分析 | 第43-47页 |
3.3.1 模态理论 | 第43-44页 |
3.3.2 有限元分析的前处理 | 第44-46页 |
3.3.3 求解计算及后处理 | 第46-47页 |
3.4 静力学分析 | 第47-52页 |
3.5 多体动力学分析 | 第52-61页 |
3.5.1 运动学与动力学理论 | 第52-54页 |
3.5.2 运动学分析 | 第54-56页 |
3.5.3 多体系统动力学 | 第56-60页 |
3.5.4 载荷谱的编制 | 第60-6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4章 结绳器寿命分析及优化 | 第63-83页 |
4.1 疲劳理论 | 第63-69页 |
4.1.1 疲劳定义及破坏特征 | 第63-65页 |
4.1.2 疲劳的力学基础 | 第65-66页 |
4.1.3 确定疲劳寿命的方法 | 第66-69页 |
4.2 S-N曲线的获取 | 第69-72页 |
4.3 疲劳寿命分析 | 第72-76页 |
4.3.1 疲劳寿命分析流程 | 第72页 |
4.3.2 结绳器疲劳寿命 | 第72-76页 |
4.4 关键部件的优化 | 第76-80页 |
4.4.1 凸轮的改进 | 第77-78页 |
4.4.2 搂线臂的改进 | 第78-79页 |
4.4.3 鹰嘴小端的改进 | 第79-80页 |
4.5 优化前后对比 | 第80-8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5章 结论 | 第83-85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83-84页 |
5.2 研究展望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89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研究成果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