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英文摘要 | 第11-12页 |
1.前言 | 第13-2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5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0-22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2.CFD基础理论 | 第22-30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2-23页 |
2.1.1 风环境 | 第22页 |
2.1.2 风基本要素 | 第22页 |
2.1.3 梯度风 | 第22-23页 |
2.1.4 计算流体力学 | 第23页 |
2.2 风环境模拟方法 | 第23-24页 |
2.2.1 现场实测 | 第23页 |
2.2.2 风洞实验 | 第23-24页 |
2.2.3 计算机数值模拟 | 第24页 |
2.3 CFD基本原理 | 第24-26页 |
2.3.1 质量守恒方程 | 第24-25页 |
2.3.2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5页 |
2.3.3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5-26页 |
2.4 数值模拟模型理论 | 第26-27页 |
2.4.1 湍流模型 | 第26-27页 |
2.4.2 标准k?ε模型 | 第27页 |
2.5 PHOENICS简介 | 第27-30页 |
2.5.1 PHOENICS对植物的模拟 | 第28页 |
2.5.2 PHOENICS模拟步骤 | 第28-30页 |
3.植物群落的种植模式 | 第30-39页 |
3.1 水平方向的植物群落种植模式 | 第30-36页 |
3.1.1 孤植 | 第30-31页 |
3.1.2 对植 | 第31页 |
3.1.3 列植 | 第31-32页 |
3.1.4 丛植 | 第32页 |
3.1.5 群植 | 第32-33页 |
3.1.6 林植 | 第33页 |
3.1.7 丛植、群植、林植的平面布局 | 第33-36页 |
3.2 竖直方向的植物群落种植模式 | 第36-39页 |
3.2.1 乔灌草 | 第36-37页 |
3.2.2 乔草结构 | 第37页 |
3.2.3 灌草结构 | 第37-39页 |
4.植物群落种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39-59页 |
4.1 植物模型的选取 | 第39-44页 |
4.1.1 植物物理模型的选取 | 第39-41页 |
4.1.2 植物几何模型的选取 | 第41-44页 |
4.2 水平方向的植物种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44-54页 |
4.2.1 孤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44-46页 |
4.2.2 对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46-47页 |
4.2.3 列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47-50页 |
4.2.4 丛植模式与风环境关系的模拟 | 第50-52页 |
4.2.5 群植模式与风环境关系的模拟 | 第52-53页 |
4.2.6 林植模式与风环境关系的模拟 | 第53-54页 |
4.2.7 讨论 | 第54页 |
4.3 竖直方向的植物种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54-59页 |
4.3.1 乔灌草结构的群落种植模式与风环境关系的模拟 | 第54-55页 |
4.3.2 乔草结构的群落种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55-56页 |
4.3.3 灌草结构的群落种植模式与风环境的关系模拟 | 第56-57页 |
4.3.4 讨论 | 第57-59页 |
5.东北农业大学风环境模拟 | 第59-69页 |
5.1 哈尔滨市基本概况 | 第59页 |
5.2 东北农业大学概况 | 第59-62页 |
5.3 校园CAD三维模型的建立 | 第62-64页 |
5.4 校园风环境的PHOENICS模拟 | 第64-67页 |
5.4.1 导入模型 | 第64-66页 |
5.4.2 计算域的划定 | 第66页 |
5.4.3 网格划分 | 第66-67页 |
5.4.4 边界条件 | 第67页 |
5.5 结果 | 第67-69页 |
6.东北农业大学绿地景观改造策略 | 第69-86页 |
6.1 东北农业大学绿地风环境存在的问题 | 第69页 |
6.2 东北农业大学绿地景观改造设计 | 第69-86页 |
6.2.1 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示例A | 第70-73页 |
6.2.2 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示例B | 第73-76页 |
6.2.3 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示例C | 第76-79页 |
6.2.4 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示例D | 第79-82页 |
6.2.5 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示例E | 第82-84页 |
6.2.6 绿地景观改造设计示例F | 第84-86页 |
7.讨论 | 第86-87页 |
8.结论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