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第一章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概述 | 第15-23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基本理论 | 第15-19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的含义 | 第15-16页 |
(二)成年意定监护的特征 | 第16-17页 |
(三)成年意定监护的性质 | 第17-18页 |
(四)成年意定监护的制度功能 | 第18-19页 |
二、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确立与适用 | 第19-22页 |
(一)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确立 | 第19-20页 |
(二)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适用现状 | 第20-22页 |
三、成年意定监护的制度边界 | 第22-23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与委托代理 | 第22页 |
(二)成年意定监护与赡养 | 第22-23页 |
第二章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3-31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协议内容规制缺失 | 第23-26页 |
(一)意定监护人资格规制缺失 | 第23-24页 |
(二)意定监护协议双方基础性权利义务规定不明 | 第24-26页 |
二、成年意定监护制度适用机制不明 | 第26-29页 |
(一)成年意定监护适用序位不明 | 第26页 |
(二)成年意定监护程序启动条件不合理 | 第26-28页 |
(三)成年意定监护中的权利救济规范缺失 | 第28-29页 |
三、成年意定监护协议的程序性保障缺位 | 第29-30页 |
四、成年意定监护执行的监督性保障机制缺位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域外成年意定监护制度之比较法研究 | 第31-37页 |
一、域外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考察 | 第31-34页 |
(一)英美法系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 第31-32页 |
(二)大陆法系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 | 第32-34页 |
二、域外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比较研究启示 | 第34-37页 |
(一)意定监护人消极资格的适当限制 | 第34页 |
(二)明确的成年意定监护适用位序 | 第34-35页 |
(三)完善的成年意定监护启动机制 | 第35页 |
(四)强制性的成年意定监护基础性权利义务 | 第35-36页 |
(五)明确的成年意定监护协议程序性保障 | 第36页 |
(六)适度的公权力监护监督约束 | 第36-37页 |
第四章 我国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的完善 | 第37-57页 |
一、适当规制成年意定监护协议内容 | 第37-47页 |
(一)意定监护人的资格规制 | 第37-39页 |
(二)明确意定监护协议双方基础性权利义务 | 第39-47页 |
二、完善成年意定监护制度适用机制 | 第47-51页 |
(一)明确成年意定监护的适用序位 | 第47-48页 |
(二)确立合理的成年意定监护程序启动条件 | 第48-49页 |
(三)明确意定监护协议双方基础性权利的救济 | 第49-51页 |
三、建立意定监护协议的程序性保障机制 | 第51-54页 |
(一)建立意定监护协议行政登记制度 | 第51-53页 |
(二)建立意定监护协议公证制度 | 第53-54页 |
四、建立成年意定监护执行的监督性保障机制 | 第54-57页 |
(一)确定意定监护监督主体 | 第54页 |
(二)明确意定监护监督方式 | 第54-55页 |
(三)规定意定监护监督后果 | 第55-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