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1 钠离子电池简介 | 第11-22页 |
1.1 钠离子电池概述 | 第11页 |
1.2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1-13页 |
1.3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3.1 合金负极材料 | 第13-15页 |
1.3.2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 第15-16页 |
1.3.3 碳负极材料 | 第16-18页 |
1.3.4 钛负极材料 | 第18-20页 |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20-22页 |
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第22-28页 |
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第22-24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2-23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3-24页 |
2.2 主要制备工艺 | 第24-25页 |
2.2.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24页 |
2.2.2 热还原法制备TiO_2/RGO复合材料 | 第24页 |
2.2.3 水热法制备TiO_2/RGO复合材料 | 第24-25页 |
2.3 材料物理特性表征 | 第25-26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5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5页 |
2.3.3 氮气吸脱附 | 第25-26页 |
2.4 材料电化学特性表征 | 第26-28页 |
2.4.1 电极制备 | 第26页 |
2.4.2 钠离子电池组装 | 第26-27页 |
2.4.3 材料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3 热还原法制备TiO_2/RGO复合材料及储钠性能研究 | 第28-50页 |
3.1 引言 | 第28页 |
3.2 RGO的制备及物性表征 | 第28-30页 |
3.2.1 制备方法 | 第28页 |
3.2.2 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28-30页 |
3.3 TiO_2添加量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 第30-36页 |
3.3.1 制备方法 | 第30-31页 |
3.3.2 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31-33页 |
3.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3-36页 |
3.4 热还原温度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 第36-41页 |
3.4.1 制备方法 | 第36页 |
3.4.2 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36-38页 |
3.4.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8-41页 |
3.5 TiO_2粒度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 第41-49页 |
3.5.1 制备方法 | 第41页 |
3.5.2 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41-44页 |
3.5.3 TiO_2/RGO复合材料反应机理探讨 | 第44-45页 |
3.5.4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5-4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水热法制备TiO_2/RGO复合材料及储钠性能研究 | 第50-62页 |
4.1 引言 | 第50页 |
4.2 金红石相TiO_2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 第50-56页 |
4.2.1 制备方法 | 第50-51页 |
4.2.2 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51-53页 |
4.2.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3-56页 |
4.3 锐钛矿相TiO_2对储钠性能的影响 | 第56-61页 |
4.3.1 制备方法 | 第56页 |
4.3.2 结构分析与表征 | 第56-58页 |
4.3.3 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58-6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5 结论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 第68-69页 |
作者简历 | 第69-71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