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经济法责任之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文献综述第14-20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9页
        1.2.3 总体评价第19-20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20-21页
        1.3.1 研究方法第20-21页
        1.3.2 研究思路第21页
    1.4 研究内容第21-22页
    1.5 可能的创新点第22-23页
第2章 惩罚性赔偿的经济法责任属性第23-31页
    2.1 经济法责任的独立性第23-25页
        2.1.1 经济法责任的界定与独立性第23-24页
        2.1.2 经济法责任的构成与分类第24-25页
    2.2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与属性第25-28页
        2.2.1 惩罚性赔偿的内涵第25-26页
        2.2.2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功能第26-27页
        2.2.3 惩罚性赔偿的经济法责任证成第27-28页
    2.3 惩罚性赔偿制度的正当性基础第28-30页
        2.3.1 公平视角下的社会性损害填补理论第28-29页
        2.3.2 效率视角下的激励性报偿理论第29-30页
    2.4 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的运行现状与问题第31-39页
    3.1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与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3.1.1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第31-32页
        3.1.2 我国惩罚性赔偿制度立法方面存在的不足第32-33页
    3.2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及问题检视第33-38页
        3.2.1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适用现状样本考察第33-35页
        3.2.2 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适用困境第35-38页
    3.3 小结第38-39页
第4章 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考察与启示第39-45页
    4.1 美国的判例考察第39-42页
        4.1.1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典型案例要览第39-40页
        4.1.2 典型案例裁判要旨梳理第40-42页
    4.2 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借鉴第42-43页
    4.3 启示第43-44页
        4.3.1 美国惩罚性赔偿制度启示第43页
        4.3.2 我国台湾地区惩罚性赔偿制度启示第43-44页
    4.4 小结第44-45页
第5章 经济法责任视角下惩罚性赔偿的制度构建及具体适用第45-56页
    5.1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一般构建第45-47页
        5.1.1 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领域的理论限度第45-46页
        5.1.2 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领域范例第46-47页
    5.2 惩罚性赔偿责任的配套制度构建第47-51页
        5.2.1 惩罚性赔偿私人激励与公益补偿机制及其衔接第47-48页
        5.2.2 惩罚性赔偿代表人诉讼制度或集团公益诉讼制度第48-50页
        5.2.3 建立惩罚性赔偿基金制度第50-51页
    5.3 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审判实践指引第51-56页
        5.3.1 人民陪审制度改革背景下适用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事实认定第51-53页
        5.3.2 功能性视角下的惩罚性赔偿数额的合理界定第53-55页
        5.3.3 认定惩罚性赔偿责任的举证责任分配及证明标准第55-56页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侵权责任问题研究
下一篇: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满意度评价研究--以JN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