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偏振成像探测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结构安排 | 第15-18页 |
第二章 偏振概念与偏振探测机理 | 第18-30页 |
2.1 光的偏振 | 第18-19页 |
2.2 偏振光的表征方法 | 第19-22页 |
2.2.1 Jones矩阵法 | 第19-20页 |
2.2.2 Stokes矢量法 | 第20-22页 |
2.3 偏振探测机理 | 第22-26页 |
2.3.1 分时型偏振成像系统 | 第22-23页 |
2.3.2 同时型偏振成像系统 | 第23-26页 |
2.4 偏振探测系统方案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非共轴多通道偏振成像系统 | 第30-48页 |
3.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30-34页 |
3.1.1 偏振片 | 第30-31页 |
3.1.2 光学镜头 | 第31-32页 |
3.1.3 探测器选取 | 第32-33页 |
3.1.4 相机支撑系统 | 第33-34页 |
3.2 系统偏振图像获取 | 第34-36页 |
3.2.1 多通道图像采集 | 第34页 |
3.2.2 图像配准处理 | 第34-36页 |
3.2.3 偏振特征提取 | 第36页 |
3.3 系统结构误差分析 | 第36-46页 |
3.3.1 光轴平行度 | 第36-39页 |
3.3.2 通道间距 | 第39-43页 |
3.3.3 检偏角度误差 | 第43-45页 |
3.3.4 系统优化后结果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多通道偏振图像融合增强算法 | 第48-68页 |
4.1 图像融合的概述 | 第48-49页 |
4.2 常见的图像融合方法 | 第49-53页 |
4.2.1 加权平均融合法 | 第50页 |
4.2.2 主分量分析融合法 | 第50-51页 |
4.2.3 基于多尺度变换的图像融合算法 | 第51-53页 |
4.3 基于NSCT和自适应PCNN的偏振图像融合算法 | 第53-61页 |
4.3.1 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理论 | 第53-54页 |
4.3.2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理论 | 第54-58页 |
4.3.3 融合算法 | 第58-61页 |
4.4 偏振成像质量评价 | 第61-63页 |
4.4.1 主观评价 | 第62页 |
4.4.2 客观评价 | 第62-63页 |
4.5 图像融合结果 | 第63-66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基于可见光波段的目标探测实验 | 第68-76页 |
5.1 实验平台 | 第68-69页 |
5.2 偏振成像实验与结果分析 | 第69-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80页 |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 | 第76-77页 |
6.2 展望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4页 |
致谢 | 第84-86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