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类公司财务造假的案例研究--以S股份有限公司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5-16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农业企业财务造假概述 | 第17-21页 |
2.1 财务造假的含义 | 第17页 |
2.2 农业企业财务造假的主要原因 | 第17-18页 |
2.2.1 农业企业融资渠道窄 | 第17页 |
2.2.2 农业企业财务造假成本低 | 第17-18页 |
2.2.3 农业企业生存压力大 | 第18页 |
2.3 农业企业财务造假的常用手段 | 第18-20页 |
2.3.1 虚增资产 | 第18页 |
2.3.2 虚增销售收入 | 第18-19页 |
2.3.3 关联方交易 | 第19页 |
2.3.4 采用现金交易方式 | 第19-20页 |
2.4 农业企业财务造假的危害 | 第20-21页 |
2.4.1 对企业自身的危害 | 第20页 |
2.4.2 对投资者的危害 | 第20页 |
2.4.3 对国家经济的危害 | 第20-21页 |
第3章 S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介绍 | 第21-26页 |
3.1 S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 第21-23页 |
3.2 S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过程 | 第23-24页 |
3.2.1 运用生物资产进行利润操控 | 第23页 |
3.2.2 通过虚构协议少记成本 | 第23页 |
3.2.3 通过关联方交易虚增营业收入 | 第23-24页 |
3.3 S股份有限公司参业财务造假后果 | 第24-26页 |
第4章 S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案例分析 | 第26-35页 |
4.1 S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压力分析 | 第26-29页 |
4.1.1 S股份有限公司自身融资的压力 | 第26-28页 |
4.1.2 地方政府业绩压力大 | 第28-29页 |
4.2 S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机会分析 | 第29-33页 |
4.2.1 生物资产核查难度大 | 第29-30页 |
4.2.2 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 | 第30-32页 |
4.2.3 满足新三板挂牌的要求 | 第32页 |
4.2.4 推荐挂牌券商监察失职 | 第32-33页 |
4.3 S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借口分析 | 第33-35页 |
4.3.1 财务人员素质分析 | 第33页 |
4.3.2 关联方销售情况分析 | 第33-35页 |
第5章 农业企业财务造假的防范对策及建议 | 第35-38页 |
5.1 调整农业企业审核标准 | 第35页 |
5.2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35-37页 |
5.2.1 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35页 |
5.2.2 提高财务造假的成本 | 第35-36页 |
5.2.3 规范主办券商的职责 | 第36-37页 |
5.3 规范企业治理结构和从业人员的素质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1页 |
作者简历 | 第41-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