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论文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导言 | 第12-1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2-13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第一章 临时仲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障碍及其建立的必要性 | 第18-32页 |
第一节 临时仲裁概述 | 第18-22页 |
一、临时仲裁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临时仲裁的特点 | 第19-22页 |
第二节 临时仲裁制度在我国的发展障碍 | 第22-27页 |
一、法律上排除适用临时仲裁 | 第22-23页 |
二、域内与域外两种态度 | 第23-24页 |
三、临时仲裁制度缺乏的原因分析 | 第24-27页 |
第三节 我国建立临时仲裁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32页 |
一、完善的仲裁制度的内在要求 | 第27-29页 |
二、良好的仲裁环境的外部需要 | 第29-32页 |
第二章 自贸区引入临时仲裁的三特定分析 | 第32-52页 |
第一节 《最高院司法保障意见》出台的重要意义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特定地点 | 第33-37页 |
一、法律上的仲裁地与程序上的仲裁地 | 第34-35页 |
二、特定地点至少应包括程序上的仲裁地 | 第35-37页 |
三、特定地点可以是我国内地的任一地点 | 第37页 |
第三节 特定规则 | 第37-46页 |
一、临时仲裁规则困境 | 第38-44页 |
二、《最高院保障意见》出台后出现的临时仲裁规则 | 第44-45页 |
三、临时仲裁规则的出路 | 第45-46页 |
第四节 特定人员 | 第46-50页 |
一、仲裁员资格 | 第46-48页 |
二、仲裁员选任 | 第48-50页 |
第五节 三特定关系 | 第50-52页 |
第三章 域外临时仲裁制度的借鉴 | 第52-63页 |
第一节 英国的临时仲裁制度 | 第52-56页 |
一、《1996年英国仲裁法》 | 第53-55页 |
二、指定机构协助临时仲裁 | 第55-56页 |
三、仲裁庭行政秘书的设置 | 第56页 |
第二节 中国香港地区的临时仲裁制度 | 第56-63页 |
一、香港《仲裁条例》 | 第57-61页 |
二、香港国际仲裁中心 | 第61-63页 |
第四章 我国临时仲裁制度建立的具体构想 | 第63-75页 |
第一节 我国引入临时仲裁的制度探索 | 第63-69页 |
一、临时仲裁的引入范围 | 第63-65页 |
二、仲裁机构搭建临时仲裁机制 | 第65-67页 |
三、临时仲裁管理机构的引入 | 第67-69页 |
第二节 我国引入临时仲裁的法律完善建议 | 第69-75页 |
一、明确临时仲裁协议及裁决的有效性 | 第69-70页 |
二、明确当事人意思自治和仲裁庭自裁管辖权原则 | 第70-71页 |
三、实行仲裁员推荐名册制度 | 第71-72页 |
四、健全仲裁员责任机制 | 第72-74页 |
五、完善仲裁司法监督体系 | 第74-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