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长纤浸渍过程动态特性及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第14-18页
        1.1.1 复合材料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第14-16页
        1.1.2 长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进程第16-18页
    1.2 长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技术第18-20页
    1.3 长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熔融浸渍程度研究第20-21页
    1.4 浸渍过程的动态分析及系统辨识第21-22页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第22-24页
        1.5.1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第22页
        1.5.2 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动态特性测试实验及工艺参数对浸渍效果的影响第24-32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实验准备第25-26页
        2.2.1 实验原料第25页
        2.2.2 实验设备第25页
        2.2.3 表征方法第25页
        2.2.4 纤维含量的连续采集第25-26页
    2.3 实验方案第26-27页
        2.3.1 工艺与方案设计第26-27页
        2.3.2 相关参数的测定第27页
    2.4 结果分析与讨论第27-31页
        2.4.1 浸渍程度模型的分析第27-29页
        2.4.2 牵引速度对浸渍程度的影响第29-30页
        2.4.3 喂料量对浸渍程度的影响第30-31页
        2.4.4 张力对浸渍程度的影响第31页
    2.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三章 浸渍系统的动态特性建模与分析第32-44页
    3.1 LFT浸渍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第32页
    3.2 状态空间子空间系统辨识理论(N4SID)第32-34页
    3.3 基于MATLAB的子空间系统辨识方法第34-41页
        3.3.1 LFT浸渍系统输入输出数据采集第34-35页
        3.3.2 系统辨识与建模过程第35-38页
        3.3.3 模型的结构与验证第38-41页
        3.3.4 模型的可控可观性分析第41页
    3.4 状态空间模型的应用第41-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长纤增强复合材料浸渍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第44-66页
    4.1 引言第44页
    4.2 LFT造粒生产线自动化设计思路第44-45页
    4.3 系统硬件组成第45-46页
    4.4 S7-300 PLC硬件组态第46-47页
    4.5 PLC通信组态第47-52页
        4.5.1 Profibus和Modbus通信第47页
        4.5.2 通讯协议网关转换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第47-49页
        4.5.3 通讯参数设置第49-52页
    4.6 软件编程第52-60页
        4.6.1 S7-300 PLC的编程第52-57页
        4.6.2 自动同步升温控制第57-58页
        4.6.3 喂料量与牵引速度的比值控制第58-59页
        4.6.4 手动/自动无扰动切换第59页
        4.6.5 程序组合设计第59-60页
    4.7 上位机WinCC软件的编程第60-63页
        4.7.1 主界面设计第60-61页
        4.7.2 控制界面设计第61-62页
        4.7.3 趋势界面设计第62页
        4.7.4 报警界面设计第62-63页
    4.8 触摸屏程序设计第63-65页
    4.9 本章总结第65-66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5.1 全文总结第66-67页
    5.2 不足与展望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致谢第72-74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6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6-77页
附件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PRL的生活因素分析及疏肝健脾法对多巴胺P38MAPK通路影响机制的探讨
下一篇:井穴刺血联合穴位注射治疗气虚血瘀型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