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9-13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3-32页 |
| 2.1 实验材料 | 第13-17页 |
| 2.1.1 细胞系、质粒和菌株 | 第13页 |
| 2.1.2 实验试剂 | 第13-15页 |
| 2.1.3 实验仪器 | 第15-17页 |
| 2.2 实验方法 | 第17-32页 |
| 2.2.1 细胞转染实验 | 第17-19页 |
| 2.2.2 CCK-8实验 | 第19-20页 |
| 2.2.3 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 | 第20-21页 |
| 2.2.4 细胞划痕实验 | 第21-22页 |
| 2.2.5 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 | 第22-23页 |
| 2.2.6 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 | 第23-25页 |
| 2.2.7 实时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实验 | 第25-27页 |
| 2.2.8 Western blotting实验 | 第27-31页 |
| 2.2.9 统计分析和作图 | 第31-32页 |
| 第3章 实验结果 | 第32-46页 |
| 3.1 miR-376c-3p抑制MT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 第32-38页 |
| 3.1.1 miR-376c-3p抑制MTC细胞的增殖能力 | 第32-35页 |
| 3.1.2 miR-376c-3p抑制MTC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 第35-38页 |
| 3.2 miR-376c-3p抑制MTC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机制研究 | 第38-46页 |
| 3.2.1 预测及验证HBEGF是miR-376c-3p下游潜在靶基因 | 第38-41页 |
| 3.2.2 miR-376c-3p负向调控HBEGF抑制MTC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 第41-43页 |
| 3.2.3 miR-376c-3p靶向HBEGF调控MTC细胞的EMT表型 | 第43-46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46-50页 |
| 4.1 实验讨论 | 第46-47页 |
| 4.2 实验结论 | 第47-48页 |
| 4.3 本研究的创新、不足及展望 | 第48-50页 |
| 4.3.1 本研究创新点 | 第48页 |
| 4.3.2 本研究不足 | 第48-49页 |
| 4.3.3 展望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9页 |
| 文献综述 甲状腺髓样癌研究综述 | 第59-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附录 缩略词 | 第80-82页 |
| 致谢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