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转动机件论文--轴承论文

椭球面关节轴承力学分析与精密制造技术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13-30页
    1.1 引言第13-15页
    1.2 关节轴承球面共形接触理论研究现状第15-19页
    1.3 非球面接触理论的研究及应用现状第19-21页
    1.4 自润滑关节轴承整体制造技术研究现状第21-28页
        1.4.1 关节轴承整体制造工艺第22-27页
        1.4.2 自润滑关节轴承整体制造工艺设计方法第27-28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8-30页
第2章 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力学解析模型第30-52页
    2.1 引言第30页
    2.2 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共形接触力学解析模型第30-42页
        2.2.1 完整球面共形接触力学解析模型第30-31页
        2.2.2 完整球面共形接触力学解析模型参数的求解第31-37页
        2.2.3 自润滑关节轴承非完整球面共形接触力学解析模型第37-41页
        2.2.4 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力学解析模型误差分析第41-42页
    2.3 椭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的提出及几何模型建立第42-44页
    2.4 椭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共形接触力学解析模型第44-51页
        2.4.1 完整椭球面共形接触力学解析模型第44-48页
        2.4.2 自润滑关节轴承非完整椭球面共形接触力学解析模型第48-50页
        2.4.3 椭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力学解析模型误差分析第50-51页
    2.5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椭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与磨损性能数值模拟第52-79页
    3.1 引言第52页
    3.2 织物衬垫弹性常数的求解第52-60页
        3.2.1 织物衬垫参数化单胞模型第52-56页
        3.2.2 周期边界条件设置第56-57页
        3.2.3 织物衬垫弹性常数求解第57-60页
    3.3 织物衬垫磨损模型参数求解第60-62页
        3.3.1 Archard粘着磨损理论第60页
        3.3.2 织物衬垫Archard磨损模型参数第60-62页
    3.4 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和磨损特性分析模型第62-66页
        3.4.1 接触性能有限元分析模型第62-64页
        3.4.2 往复摆动磨损有限元分析模型第64-66页
    3.5 椭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性能及磨损特性分析第66-77页
        3.5.1 载荷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性能的影响第66-68页
        3.5.2 扁率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性能的影响第68-71页
        3.5.3 制造游隙对自润滑关节轴承接触性能的影响第71-75页
        3.5.4 自润滑关节轴承磨损过程中动态接触分析第75-76页
        3.5.5 磨损深度分析第76-77页
    3.6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4章 椭球面自润滑关节轴承收缩挤压装配技术研究第79-97页
    4.1 引言第79页
    4.2 自润滑关节轴承整体制造工艺设计第79-83页
        4.2.1 外圈坯料和锥孔模腔设计第79-81页
        4.2.2 外圈径向收缩挤压过程中的金属变形分析第81-83页
    4.3 关节轴承外圈径向收缩挤压工艺质量分析第83-91页
        4.3.1 外圈径向收缩挤压工艺有限元模拟第83-86页
        4.3.2 回弹前后的等效应力分析第86页
        4.3.3 回弹前后的轴向应力分析第86-87页
        4.3.4 成形过程金属流动性分析第87-88页
        4.3.5 外圈内表面轮廓质量分析第88-90页
        4.3.6 自润滑层损伤程度分析第90-91页
    4.4 外圈坯料尺寸参数对成形质量的影响第91-95页
        4.4.1 外表面中心圆弧半径rout对成形的影响第91-92页
        4.4.2 外表面上垂直边长wup对成形的影响第92-93页
        4.4.3 外表面下垂直边长wdo对成形的影响第93-94页
        4.4.4 球径增凹量renla对成形的影响第94-95页
        4.4.5 径向厚度增量tenla对成形的影响第95页
    4.5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基于神经网络和粒子群算法的关节轴承质量控制第97-121页
    5.1 引言第97页
    5.2 自润滑关节轴承成形质量的灵敏度分析第97-101页
    5.3 基于RBF-PSO的轴承外圈径向收缩挤压成形多目标优化第101-110页
        5.3.1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第101-102页
        5.3.2 设计变量、约束条件和优化目标第102-104页
        5.3.3 RBF神经网络近似模型第104-105页
        5.3.4 近似模型的误差分析第105-107页
        5.3.5 基于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优化第107-108页
        5.3.6 外圈坯料尺寸优化结果分析第108-110页
    5.4 自润滑关节轴承挤压装配制造试验与结果分析第110-120页
        5.4.1 自润滑关节轴承挤压装配制造试验第110-113页
        5.4.2 自润滑关节轴承成形质量检测原理第113-115页
        5.4.3 自润滑关节轴承成形质量检测结果第115-120页
    5.5 本章小结第120-121页
第6章 椭球面关节轴承往复摆动摩擦磨损性能试验第121-140页
    6.1 引言第121页
    6.2 自润滑关节轴承往复摆动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评价试验第121-126页
        6.2.1 试验设备第121-123页
        6.2.2 工况条件及试验流程第123-124页
        6.2.3 试验数据处理第124-125页
        6.2.4 磨损形貌观测设备第125-126页
    6.3 自润滑关节轴承往复摆动工况下摩擦磨损性能第126-134页
        6.3.1 低速轻载条件下关节轴承摩擦学特性分析第126-130页
        6.3.2 低速重载条件下关节轴承摩擦学特性分析第130-134页
    6.4 自润滑关节轴承的磨损形貌和磨损机理分析第134-139页
        6.4.1 织物衬垫磨损形貌分析第134-137页
        6.4.2 椭球形关节轴承的耐磨机理分析第137-139页
    6.5 本章小结第139-140页
结论第140-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53-156页
致谢第156页

论文共1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市污泥热解过程中的热分析及热解气的净化
下一篇:基于多模型PCA的翻车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