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轴流泵装置试验研究及进出水流道内流特性分析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主要符号说明表 | 第10-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立式轴流泵装置进出水流道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1.2.1 泵装置进水流道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泵装置出水流道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流道中涡的研究现状 | 第17页 |
1.2.4 流道内压力脉动特性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5 泵装置水力相干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立式轴流泵装置模型试验 | 第20-32页 |
2.1 泵站工程案例简述 | 第20-21页 |
2.2 泵相似理论 | 第21-22页 |
2.3 试验台概况 | 第22-24页 |
2.4 泵装置试验模型和现场布置 | 第24页 |
2.5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4-31页 |
2.5.1 能量特性试验 | 第24-26页 |
2.5.2 流道损失试验 | 第26-27页 |
2.5.3 空化试验 | 第27-29页 |
2.5.4 飞逸试验 | 第29-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立式轴流泵装置三维数值模拟 | 第32-43页 |
3.1 计算物理模型 | 第32-33页 |
3.1.1 泵段水力模型参数 | 第32页 |
3.1.2 泵站进出水流道简介 | 第32-33页 |
3.2 泵装置三维造型和网格划分 | 第33-35页 |
3.2.1 泵装置水力总装图 | 第33-34页 |
3.2.2 网格划分 | 第34-35页 |
3.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35-37页 |
3.3.1 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 第35-36页 |
3.3.2 流动控制方程 | 第36-37页 |
3.4 数值计算设置 | 第37-38页 |
3.5 网格无关性分析 | 第38-39页 |
3.6 泵装置外特性对比 | 第39-42页 |
3.6.1 不同湍流模型下泵装置外特性对比 | 第39-41页 |
3.6.2 不同叶片安放角下泵装置效率对比 | 第41-42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泵装置进出水流道流动特性分析 | 第43-64页 |
4.1 进出水流道内流特性分析 | 第43-48页 |
4.1.1 进水流道速度流线分布 | 第43-44页 |
4.1.2 进水流道出口处轴向速度分布 | 第44-45页 |
4.1.3 进水流道压力分布 | 第45页 |
4.1.4 出水流道湍动能和速度流线分布 | 第45-46页 |
4.1.5 出水流道横截面压力分布 | 第46-47页 |
4.1.6 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对比 | 第47-48页 |
4.2 进出水流道内涡识别 | 第48-54页 |
4.2.1 进水流道小流量下不同截面涡量对比 | 第49-50页 |
4.2.2 进水流道不同工况下截面P2涡量对比 | 第50-51页 |
4.2.3 基于Q准则的出水流道涡瞬态特性 | 第51-53页 |
4.2.4 基于λ_2准则的出水流道涡瞬态特性 | 第53-54页 |
4.3 出水流道内部涡核分析 | 第54-57页 |
4.3.1 特征分析法提取结果 | 第54-56页 |
4.3.2 涡量法提取结果 | 第56-57页 |
4.4 泵装置进出水流道压力脉动特性研究 | 第57-62页 |
4.4.1 监测点设置 | 第57-58页 |
4.4.2 肘形进水流道压力脉动特性 | 第58-60页 |
4.4.3 平管式出水流道压力脉动特性 | 第60-6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第五章 泵装置水力相干特性对出水流道的影响 | 第64-76页 |
5.1 导叶叶片数对平管式出水流道的影响 | 第64-68页 |
5.1.1 外特性对比 | 第64-65页 |
5.1.2 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对比 | 第65页 |
5.1.3 断面流速均匀度对比 | 第65-66页 |
5.1.4 纵截面流速分布图 | 第66-67页 |
5.1.5 涡核分布对比 | 第67-68页 |
5.2 导叶相对位置对平管式出水流道的影响 | 第68-71页 |
5.2.1 外特性对比 | 第68-69页 |
5.2.2 出水流道水力损失对比 | 第69-70页 |
5.2.3 流道内部流场对比 | 第70-71页 |
5.3 不同隔墩起始位置对平管式出水流道的影响 | 第71-74页 |
5.3.1 流道损失对比 | 第71-72页 |
5.3.2 流速分布对比 | 第72-73页 |
5.3.3 压力分布对比 | 第73-7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6-79页 |
6.1 研究总结 | 第76-78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论文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