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完善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立法)综述 | 第15-21页 |
一、国内研究 | 第15-19页 |
二、国外研究 | 第19-21页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概述 | 第23-34页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历程 | 第23-25页 |
一、萌芽阶段:1991年—2003年 | 第23-24页 |
二、初步发展阶段:2004年—2012年 | 第24页 |
三、发展阶段:2013年至今 | 第24-25页 |
第二节 互联网消费者概念 | 第25-26页 |
第三节 互联网消费者权益概述 | 第26-34页 |
一、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概念 | 第27页 |
二、互联网消费者权益的特征 | 第27-29页 |
三、互联网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影响 | 第29-34页 |
第三章 我国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缺失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知情权保护的缺失 | 第34-37页 |
一、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缺失 | 第34-35页 |
二、经营者信息披露途径缺乏 | 第35-36页 |
三、侵犯知情权的违法成本低 | 第36-37页 |
第二节 隐私权保护的缺失 | 第37-39页 |
一、有关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欠缺 | 第37-38页 |
二、现有法律消费者隐私保护条款不完善 | 第38-39页 |
第三节 后悔权保护的缺失 | 第39-42页 |
一、行使后悔权起算日不明确 | 第39页 |
二、行使后悔权期限过于短暂 | 第39-40页 |
三、排除适用无理由退货商品的范围不具体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国外互联网消费权益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2-48页 |
第一节 国外互联网知情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2-44页 |
一、美国互联网知情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2-43页 |
二、德国互联网知情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3-44页 |
三、日本互联网知情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4页 |
第二节 国外互联网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4-46页 |
一、美国互联网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4-45页 |
二、德国互联网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5-46页 |
三、日本互联网隐私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6页 |
第三节 国外互联网后悔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6-48页 |
一、美国互联网后悔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6-47页 |
二、德国互联网后悔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7页 |
三、日本互联网后悔权保护的立法经验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的建议 | 第48-53页 |
第一节 完善互联网消费者知情权保护的立法 | 第48-50页 |
一、细化互联网经营者信息披露义务 | 第48-49页 |
二、增加互联网经营者信息披露途径 | 第49页 |
三、提高侵犯知情权的违法成本 | 第49-50页 |
第二节 完善互联网消费者隐私权保护的立法 | 第50-51页 |
一、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 | 第50页 |
二、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隐私权保护条款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完善互联网消费者后悔权保护的立法 | 第51-53页 |
一、明确界定行使后悔权的起算日 | 第51页 |
二、延长行使后悔权的期限 | 第51-52页 |
三、进一步明确排除适用无理由退货商品的范围 | 第52-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一、中文资料(含译著) | 第54-58页 |
(一)著作类 | 第54页 |
(二)论文类 | 第54-56页 |
(三)其他类 | 第56-58页 |
二、外文资料 | 第58-59页 |
(一)著作类 | 第58页 |
(二)论文类 | 第58-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件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