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广州市街区制改革的实施困境及其消解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0页
    1.1 选题背景第13-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5-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7页
        1.2.3 研究现状述评第17-18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页
        1.3.1 研究思路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第18-20页
        1.4.1 研究创新之处第18页
        1.4.2 研究不足之处第18-20页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第20-24页
    2.1 概念界定第20-22页
        2.1.1 街区制第20页
        2.1.2 封闭式小区第20页
        2.1.3 开放式小区第20-21页
        2.1.4 冲突管理第21页
        2.1.5 利益补偿第21-22页
    2.2 理论依据第22-24页
        2.2.1 行政区—社区理论第22-23页
        2.2.2 准征收理论第23-24页
第三章 街区制改革的现状分析及其政策执行第24-32页
    3.1 封闭小区的现状第24-26页
        3.1.1 城市路网密度低第24-25页
        3.1.2 城市出现社会空间分异第25页
        3.1.3 公共资源配置上的重复浪费第25-26页
    3.2 街区制政策执行第26-32页
        3.2.1 国家层面——推行街区制改革第26-28页
        3.2.2 地方层面——地方政府在街区制推广中责任承担的必要性.第28-29页
        3.2.3 法律层面——街区制改革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和选择第29-32页
            3.2.3.1 街区制改革中公权与私权的冲突第29-30页
            3.2.3.2 公权与私权冲突下街区制改革的选择第30-32页
第四章 广州市街区制改革执行困境的具体表现第32-43页
    4.1 云城东北延线规划—执行街区制改革的案例分析第32-41页
        4.1.1 云城东北延线规划的情况介绍第32-33页
        4.1.2 云城东北延线规划的执行困境分析第33-36页
            4.1.2.1 云城东北延线规划执行的交通环境介绍第33-35页
            4.1.2.2 云城东北延线规划执行的技术难度分析第35-36页
        4.1.3 调查问卷综述第36-40页
            4.1.3.1 问卷设计与数据分析第36-39页
            4.1.3.2 问卷调查小结第39-40页
        4.1.4 云城东北延线规划的案例小结第40-41页
    4.2 云城东北延线规划受挫对推行街区制的启示第41-43页
第五章 广州街区制改革执行困境的原因分析第43-53页
    5.1 政府相关部门处理问题不到位第43-47页
        5.1.1 部分规划市政路建设过于滞后第43-44页
        5.1.2 封闭小区占用规划市政路的缘由第44页
        5.1.3 市政部门更改规划第44-45页
        5.1.4 政府部门公布的规划信息查询困难第45-47页
        5.1.5 涉及到多方产权难以协调第47页
    5.2 小区开发商隐瞒相关规划信息第47-50页
        5.2.1 开发商为卖房隐藏规划信息第47-49页
        5.2.2 政府相关部门对开发商的监管缺失第49-50页
    5.3 小区业主的利益冲突问题第50-53页
        5.3.1 封闭小区业主质疑失效规划有无必要第50-51页
        5.3.2 部分业主购买房屋前不重视第51页
        5.3.3 业主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犯第51-53页
第六章 国外开放型社区的建设经验借鉴第53-57页
    6.1 美国的自行成模式第53-54页
    6.2 日本的合作模式第54-55页
    6.3 经验借鉴第55-57页
        6.3.1 注重公众参与与公共利益第55-56页
        6.3.2 重视第三方的作用第56页
        6.3.3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第56-57页
第七章 消解广州市街区制改革执行困境的对策第57-62页
    7.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加强监管第57-58页
        7.1.1 明确公私界定第57页
        7.1.2 查证超过规划年限的规划路第57-58页
        7.1.3 应及时发现制止侵占规划路的行为第58页
    7.2 完善利益补偿机制来保障小区业主权益第58-59页
    7.3 需重视居民对于规划细节上的诉求第59页
    7.4 应差异化推广因时因地制宜第59-60页
    7.5 需转变政府职能和完善配套设施第60页
    7.6 应加强政策沟通及转变公众观念第60-62页
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附件:问卷调查表第67-72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件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琼崖评论》与琼崖革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下一篇:多元共治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治理对策研究--以东莞水乡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