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36页 |
1.1 概述 | 第10-11页 |
1.2 MOF纳米片 | 第11-13页 |
1.3 MOF纳米片的分类 | 第13-15页 |
1.3.1 基于羧酸盐的MOF纳米片 | 第13-14页 |
1.3.2 基于N原子电子供体的MOF纳米片 | 第14-15页 |
1.3.3 基于二元胺或者二硫醇的MOF | 第15页 |
1.4 MOF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 第15-24页 |
1.4.1 自上而下法 | 第16-20页 |
1.4.2 自下而上法 | 第20-24页 |
1.5 MOF纳米片的应用 | 第24-27页 |
1.5.1 气体分离 | 第24-25页 |
1.5.2 能量转换和储存 | 第25-26页 |
1.5.3 催化 | 第26页 |
1.5.4 其他应用 | 第26-27页 |
1.6 MOF纳米片的形貌与性能的关系 | 第27-28页 |
1.7 液滴微流控技术 | 第28-34页 |
1.7.1 微液滴的产生方法 | 第29-32页 |
1.7.2 液滴微流控技术用于制备MOF | 第32-34页 |
1.8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4-36页 |
第2章 MOF纳米片微胶囊的制备 | 第36-43页 |
2.1 前言 | 第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36-37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37页 |
2.2.3 原位界面法制备MOF纳米片薄膜 | 第37页 |
2.2.4 液滴微流控法制备TCPP-M纳米片微胶囊 | 第37-38页 |
2.2.5 液滴微流控法对微胶囊尺寸的控制 | 第38页 |
2.2.6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38页 |
2.2.7 光学显微镜 | 第38-39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9-42页 |
2.3.1 MOF纳米片薄膜的形貌与表征 | 第39-41页 |
2.3.2 MOF纳米片微胶囊的尺寸控制 | 第41-4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3章 MOF纳米片微胶囊的形貌与组成表征及其形成机理 | 第43-55页 |
3.1 前言 | 第4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3-45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3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3-44页 |
3.2.3 液滴微流控法制备TCPP-Cu纳米片微胶囊 | 第44页 |
3.2.4 原位界面法制备TCPP-Cu纳米片薄膜 | 第44页 |
3.2.5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44页 |
3.2.6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44页 |
3.2.7 原子力显微镜(AFM) | 第44页 |
3.2.8 比表面测试仪(BET) | 第44页 |
3.2.9 粉末X射线衍射仪(PXRD) | 第44-45页 |
3.2.10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ATR-FTIR) | 第45页 |
3.2.11 紫外光谱仪(UV-Vis) | 第45页 |
3.2.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3页 |
3.3.1 TCPP-Cu纳米片微胶囊的形貌表征 | 第45-48页 |
3.3.2 MOF纳米片微胶囊的组成表征 | 第48-52页 |
3.3.3 MOF纳米片微胶囊的形成机理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4章 MOF纳米片微胶囊与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催化性能 | 第55-64页 |
4.1 前言 | 第5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5-57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5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5-56页 |
4.2.3 水热法制备金纳米粒子 | 第56页 |
4.2.4 水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 | 第56页 |
4.2.5 液滴微流控法制备包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微胶囊 | 第56-57页 |
4.2.6 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表面负载金纳米粒子内部包覆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微胶囊 | 第57页 |
4.2.7 动态光散射仪(DLS) | 第57页 |
4.2.8 场发射电子显微镜(FESEM) | 第57页 |
4.2.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与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57页 |
4.2.10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红外光谱仪(ATR-FTIR) | 第57页 |
4.2.11 紫外光谱仪(UV-vis) | 第57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3页 |
4.3.1 杂化微胶囊的形貌与表征 | 第57-59页 |
4.3.2 杂化微胶囊的催化性能表征 | 第59-61页 |
4.3.3 杂化微胶囊的催化性能增强的机理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会议的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