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人口学论文--世界各国人口调查及其研究论文--中国人口论文--人口问题研究论文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研究--以河北省肥乡县互助幸福院为例

内容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导论第11-20页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2 研究意义第14页
        1.2.1 理论意义第14页
        1.2.2 实践意义第14页
    1.3 研究综述第14-20页
        1.3.1 农村养老模式研究综述第15-17页
        1.3.2 社区养老服务的研究综述第17-18页
        1.3.3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研究综述第18-20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第20-24页
    2.1 理论基础第20-22页
        2.1.1 需求层次理论第20页
        2.1.2 公共物品供需均衡理论第20-21页
        2.1.3 帕累托最优理论第21页
        2.1.4 增能理论第21-22页
    2.2 互助养老模式的含义及界定特点第22-24页
        2.2.1 互助养老模式的含义第22页
        2.2.2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特点第22-24页
第3章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分析第24-30页
    3.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影响第24-25页
        3.1.1 人口老龄化现状第24页
        3.1.2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第24-25页
    3.2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需求现状第25-27页
        3.2.1 日常生活需求问题第25-26页
        3.2.2 医疗服务需求问题第26页
        3.2.3 精神慰藉方面的需求问题第26-27页
    3.3 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现状第27-28页
        3.3.1 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相对缺乏第27-28页
        3.3.2 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质量水平相对不高第28页
    3.4 发展农村互助养老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第28-30页
第4章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状况——以肥乡模式为例第30-43页
    4.1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概述第30-32页
        4.1.1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出现背景第30-31页
        4.1.2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状况第31-32页
        4.1.3 河北省农村互助养老的发展状况第32页
    4.2 河北肥乡农村互助幸福院模式第32-38页
        4.2.1 肥乡县互助幸福院概况第33-38页
        4.2.2 互助幸福院入住情况及拓展延伸第38页
    4.3 互助幸福院模式的衍生第38-41页
        4.3.1 北京怀柔开创互助养老“新模式”第38-40页
        4.3.2 其它地区的推广与发展第40-41页
    4.4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具备的优势第41-43页
第5章 我国农村互助养老面临的发展困境第43-47页
    5.1 资金投入与养老建设存在困境第43-44页
    5.2 相关政策与法规缺乏第44-45页
    5.3 宣传方面不足第45页
    5.4 特殊人员养老仍未覆盖第45-47页
第6章 完善我国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的构想第47-53页
    6.1 加强各方资金与建设的投入第47-48页
    6.2 加强政府的支持与政策的完善第48-49页
    6.3 加强相关理念宣传第49页
    6.4 完善养老内容与提升管理水平第49-53页
结语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天津市北辰区为例
下一篇:天津制造业集聚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