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新感性理论与中国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马尔库塞的新感性与中国女性文学 | 第12-24页 |
(一) 新感性:人类解放的基础 | 第12-16页 |
1. 新感性理论的理论内涵 | 第12-15页 |
2. 新感性理论中的女性观 | 第15-16页 |
(二) 中国女性文学 | 第16-19页 |
1. 关于女性文学的界定 | 第16-17页 |
2. 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 第17-19页 |
(三) 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化写作 | 第19-24页 |
1. 中国女性文学内容题材感性化 | 第20页 |
2、中国女性文学的感性化技法 | 第20-24页 |
二、中国女性文学中的新感性元素 | 第24-31页 |
(一) 感官:发现自我的窗口 | 第24-26页 |
(二) 回忆:在回眸中的解放 | 第26-28页 |
(三) 想象:隐含着新的历史主体 | 第28-31页 |
三、中国女性文学的新感性审美表征 | 第31-38页 |
(一) 中国女性文学文本的情感性 | 第31-33页 |
1. “反升华”的主题审美特征 | 第31-32页 |
2. 诗意的语言 | 第32-33页 |
(二) 中国女性文学创作的自我性 | 第33-36页 |
1. 那喀索斯的姿态 | 第34-35页 |
2. 跳跃性的叙述 | 第35-36页 |
(三) 中国女性文学阅读的体验性 | 第36-38页 |
四、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救赎与迷茫 | 第38-45页 |
(一) 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拯救 | 第38-40页 |
1. 对女性的自我拯救 | 第38-39页 |
2. 对美学的感性回归 | 第39-40页 |
(二) 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的沉沦 | 第40-43页 |
1. 自说自话的寂寞 | 第40-41页 |
2. 感性在消费时代的堕落 | 第41-43页 |
(三) 对新感性与女性文学感性化写作反思 | 第43-45页 |
1. 是艺术还是政治? | 第43-44页 |
2. 与人文主义合流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52-53页 |
后记 | 第53-54页 |